云南茶区辽阔,有120余个县产茶。但茶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以南、哀牢山以西、怒江以东、澜沧江中下游两岸地带。按习惯分为滇西、滇南、滇中不口滇东北四个茶区。云南大叶种茶树集中分布在滇西、滇南两大茶区。
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这意味着要想称为普洱茶,除按普洱茶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外,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原料和加工都必须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普洱主要集中分布在澜沧江两岸的四大茶区,从北往南,顺江而下,分别为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原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平均海拔也从高到低。这四大茶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陲,与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
云南澜沧江流域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区域性、特色化的优良材料众多。剔除云南境内中叶种、小叶种茶树和水浸出物低于38%的地域以后,适合制作云南普洱茶、分布在澜沧江两岸的地方性茶树良种。
西双版纳古茶山分布(澜沧江以东6座,以西8座)
正是在这片少数民族聚居的神秘区域,被论证为茶的发源地。可以说,目前全世界被称为“茶”的饮品,都是由云南传出去的。而明清两代,正是普洱茶形成并走向辉煌的时代,大规模、有组织的种植栽培型茶树,也正是在这两朝完成的历史壮举。如今,在澜沧江流域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经历了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或成片分布,或单株散生。整个云南还存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27万亩以上(即18000公顷,截止2006年底)。
俗话说:“初级看厂,中级看山,高级看茶”。尤其是目前越来越重视品饮古树茶,讲究“山头主义”:即喝茶要问茶饼“出身”,来自哪个“山头”,所以需要了解了云南每一个茶区所产茶的茶性特点,尤其是要了解都有哪些著名茶山。盛传“班章王、易武后”,那么这些著名茶山又是如何分布的呢?让我们沿着四大茶区从南往北一一说来。
被誉为普洱茶的“孕育地、原产地、主产区”,是普洱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辖2县1市,即勐海县、勐腊县、景洪市。著名的“勐海茶厂”就诞生于勐海,而清代名重一时的“六大茶山”主要分布于勐腊县(只有其中的攸乐茶山位于景洪市)。在这个区域,14大古茶山沿着澜沧江两岸分布,江东(也称为“江内”)是著名的古代“六大茶山”,江西(也称为“江外”)是现在知名度慢慢上来的八大古茶山。
古六大茶山,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分别为:易武(漫撒)、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攸乐。
新的八大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从北往南,分别为: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景洪勐宋,巴达在西部。
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千亩(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意为“千亩”,即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在这里,“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整个西双版纳现有古茶园8.2万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个村寨之中。上述的14大古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的勐海县占7个,以东的勐腊县占5个,景洪市有一个在江西,一个在江东。古茶树树龄从100年到1700年不等,但大多数在200-500年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