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到后来的被香港市民评为“我最喜爱的绿茶”、“贵州十大名茶”、“传媒人最喜爱的茶叶品牌”。贵州云雾贡茶以其力压群芳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她姣好的容颜,并开启了独树一帜的品牌大幕。
这要追溯历史--唐、宋、元、明、清的5朝贡茶,显示出宫廷对贵定云雾贡茶的钟爱,更显示出她不同凡响的高贵品质。
无独有偶,贵州云雾贡茶还有“五个一”。这就是关于贵州云雾贡茶的5个历史典故。分别述说着:一个世代与茶为伴的民族及其生活习俗;一片划定宫廷茶园的贡茶碑诞生;一个因茶休养生息的古村落的文明;一个稀有的独特的本地优良茶种的繁衍;一个因茶闻名遐迩的山脉,及其引发的佛教兴盛的奇迹。
这“五个一”,见证着贵定云雾贡茶悠久的历史,折射出这支茶叶的尊贵和稀有。贵定云雾贡茶的“五个一”:
其一说的是海葩苗。世居于贵定县云雾山的海葩苗,是苗族人口最少的支系,全国仅有3万余人。“蓝色海水白浪花,来自海边带海葩”,这是海葩苗的山歌,歌中记录着他们来自何方,记录着他们从故乡带来了一种海贝,也是古币。海葩的汉译就是“大海之花”。从海边带来的海贝,寄托了海葩苗对故土的无限思念,海贝成了他们的图腾。在鸟王村,每一个海葩苗妇女的装束,背上都有一个“背牌”,这个背牌集海贝、银饰、蜡染、刺绣为一体,海葩苗少女拥有着与大海同色的服装,用海贝装饰的背牌中央,有一个神秘的刺绣图案,那是这个支系苗族特有的标识……
海葩苗世代与茶山为伴,每年清明前夕,当地人就会选择吉日,举行一年一度的采茶祭祖仪式,经过道师的问卦,来决定首先采摘哪座山的茶叶为吉。因为他们笃信,老太公们的信仰和智慧告诉他们,“先走哪方采茶好,祖先指路要看它(指卦象)”。
其二就是鸟王村。这个村子的布局,早有“鸟王十八寨,寨寨十八家”之说。村里苗族同胞世代生活在云雾缭绕的茶山之中,远离尘嚣,常年气候润湿,植被、土壤远离现代工业和集镇,所生长植物皆属原生态状况,茶叶品质之超群,为当今所罕见。鸟王村历史上素有好茶习性,处处留有制茶遗风,很早就掌握了种植茶叶的技术,所产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其三说的贡茶碑。唐、宋、元、明、清时期,贵定云雾茶便屡次进贡。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朝廷在鸟王村关口特立贡茶碑。官府为了保护好云雾贡茶这一古老的宫廷贡品,朝廷还特地拨银四百二十两,扶持鸟王苗家扩大贡茶生产。嘉庆十年(1805年),为保护贡茶生产地域不受侵犯,又竖立“贡茶地界碑”,圈定了云雾贡茶产地范围,民间商贾不得染指。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贡茶碑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四,就是千百年来在贵定生息繁衍的鸟王茶种。该茶树因产于云雾山麓鸟王苗寨而得名,千万年来,它在云雾山中生长繁衍,是中国十分罕见的优良茶种,具有不同种类。按树种分,有乔木型、半乔木型、灌木型。按树形分,有直立型、半直立型、披张型。按叶形分,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按发芽时间分,有早芽种、中芽种、晚生种。云雾山中至今还有大量的野生古老茶树,是贵州乃至中国茶史的“活化石”,印证了贵定是茶的发源地之一。
其五,说的是传承佛教文化的圣地阳宝山。该山位于县城北面10里,有文献称之为“黔东之胜”。这里海拔1560米,岩壑奇秀,山巅宽敞。明万历年在此先建莲花寺,后又建飞凤山寺庙,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明清时代,阳宝山就是与峨嵋山齐名的佛教胜地。自古佛门与茶有不解之缘,无庙不种茶,无僧不嗜茶,阳宝山自然不能例外。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品尝贵定云雾贡茶后,挥毫写下“佛茶”二字。如今阳宝山的茶,已身价倍增。
这“五个一”,汇成贵州贡茶的优美画卷。这册画卷,行走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