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科 | 厂商 | 文化 | 研究 | 批发 | 买茶 | 收藏 | 老茶 | 茶艺 | 茶山 | 名人 | 制作 | 展会 | 开店 | 茶友 | 社团 | 栽培 | 茶膏 | 茶农 | 茶库 | 交流
普洱茶免费茶样
行业新闻
行业政策
产品新闻
普洱茶故事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故事 >

名人的茶趣三则

时间:2015-01-07 11:30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第一则 巴金喜欢喝茶,却不太讲究,家家户户都有的白瓷杯,就是他的茶具。泡的方法也简单,抓把茶叶,用开水一冲,味道自然也很一般。而且,他喜欢把茶叶丢在书柜里,这样,茶水就有了油墨的味道,外人实在难以下咽。 有好友是制壶大师,实在看不下去巴金这样糟蹋茶叶。于是,就送了巴金一只自制的仿曼生壶,还专程从宜兴带了一套紫砂
普洱茶
 
 
    第一则
    巴金喜欢喝茶,却不太讲究,家家户户都有的白瓷杯,就是他的茶具。泡的方法也简单,抓把茶叶,用开水一冲,味道自然也很一般。而且,他喜欢把茶叶丢在书柜里,这样,茶水就有了油墨的味道,外人实在难以下咽。
    有好友是制壶大师,实在看不下去巴金这样糟蹋茶叶。于是,就送了巴金一只自制的仿曼生壶,还专程从宜兴带了一套紫砂茶具,为他表演茶艺。
    还别说,制壶大师确实有一手,他冲泡的茶,还未喝,香味已经在房间里弥漫。巴金喜不自禁,一边喝一边感叹:“没想到这茶还真听大师的话,说香就香了!”一口气喝了好几杯。
 
    第二则
    老舍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喜欢一边喝茶一边写作,如果没有茶,喝多少水都觉得不解渴。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他都不忘随身携带茶叶。饮茶,可以说是老舍一生的嗜好。他在《多鼠斋杂谈》中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一次,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他的嗜好,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个热水瓶。老舍颇为开心,赶紧泡好一杯茶,准备慢慢品。没想到,刚喝了几口,一不注意,服务员端起杯子给倒掉了,老舍很生气:“难道她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其实,这是东西方茶文化的不同,人家以为老舍喝完了,很体贴地为他倒掉。
    后来,嗜茶如命的老舍居然提出要戒茶,原因是物价高涨。“不管我愿不愿意,近来茶价的增高已叫我常常起一身鸡皮疙瘩。”粮食涨,茶也凑热闹,茶和粮食确实一样重要,难怪老舍只是叫嚷一阵,并不见他真正戒茶。
  
    第三则
    郭沫若的故乡是四川乐山沙湾镇,那里弯弯曲曲的茶溪,青翠欲滴的茶山,从小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于是,11岁的他就写下了“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句子。
    他到全国各地,遇到好茶,都少不了品茶的环节,一开心,忍不住题诗写字,被他题了诗写了字的茶就红遍了全国。因为喜爱茶,所以他连剧本都不放过。在1942年的剧本《孔雀胆》中,他借主人公之口,说出自己的泡茶心得:“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这茶杯茶壶烫它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壶里面,要放大半壶光景。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这样,茶就得赶快斟了。”
    寥寥数句,足以看出他的功夫茶艺确是十分细致的,相较于现在出版的很多茶艺著作,也十分具有操作性。
 
(责任编辑:一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热点排行  
1 胡蝶与卖茶叶的丈夫潘有声
2 盘点我国重要领导人都喝什么茶?
3 无量山和哀牢山传说
4 “赌书泼茶”的典故
5 关于茶叶的小故事
6 霉茶的故事
7 女儿红与女儿茶
8 静夜不眠因酒渴 沉烟重拨索烹茶
9 “柑普茶”的故事
10 揭开云南中茶的7581和昆明茶厂神秘面纱
图文解说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中国普洱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