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的起源,众说不一。得到多数学者认可的是: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茶,并逐渐认识到茶叶保健,特别是解毒、提神的作用,从而演变成今天的茶饮。但真正饮茶的起始时间究竟何时开始,难以界定。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饮茶起源的四种说法
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中国人到底何时开始饮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说法。
第一神农说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其中,神农氏也就是上古三皇炎帝。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
古代传说,有一次,神农氏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古史又传说,“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理由是,“若非玲珑玉体,尝药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意思是说: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茶来茶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以上只是传说,多非史实。即使是史实,如果不加申述,也不易明了。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其依据为《食经》,此书后确认为伪书,因此,不足为据。
第二西周说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地东至鱼腹,西至楚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上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鱼、盐、铜、铁、荼、蜜等皆纳贡之。”
这一记载表明在西周时朝,周武王在以鲁周公旦为最主要的得力助手,在召公、毕公等帮助下,武王伐殷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和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所以,唐代茶圣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但是,《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人都以为《尔雅》为周公旦的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旦始,其实,大家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旦。因此,也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第三春秋说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谓:“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文中苔菜即为茶,于是,有人据此认为饮茶(即茗)始于春秋时代。然而《晏子春秋》根据后来考证根本不是齐晏婴所作,所以“饮茶始于春秋时代之说”很难据此成立。
世人又以诗曰之“谁为茶苦”,作为饮茶之证明,却不知此茶是苦菜之荼,并非“荼苦”之茶,我们不能张冠李戴。这样看来,春秋战国似乎没有饮茶之风,故而《周礼•天官• 家宰第一》言浆人供王之六饮只有:一曰水,二曰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这些更能佐证,春秋时期尚未见饮茶。
第四秦汉说
明代《杨慎记》记载:“西汉理真,俗姓吴氏,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吴理真在蒙顶山种茶,有多处史册记载。
另外,有吴理真在蒙顶山种茶之传说:
吴理真父早逝,家境贫寒,母亲积劳成疾。他是个孝子,每当雄鸡报晓,便带上工具,登上蒙顶,割草拾柴,换米糊口,为母亲治病。
一日,吴理真拾好柴,口干得直冒火,顺手揪了一把“万年青”(即野生茶树)叶子,放在口里慢慢咀嚼,口渴渐止,困乏渐消,精神倍增,颇感奇异。于是他又摘了些带回家中用开水冲泡,让老母喝下,果有效果。连服数日,病情好转,续饮月余,身体康复。
乡亲们病了,他热情地用这种叶子泡水给他们饮用,效果也很好。可惜这种树不多,所生长的叶子远远不能满足治病救人的需要,因此,他决心培育出更多的茶树。为了采摘茶种籽,吴理真跑遍了三十八蒙峰。他把茶籽捡回家,用沙土拌和后放入篾筐中,上面盖以谷草,使茶籽不会霉变和冻坏。为了选择播种茶籽的地方,吴理真翻越蒙顶的山山岭岭,对野生茶树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认定蒙顶五峰之间(今皇茶园)和菱角弯一带最适宜茶树生长。这里雨量充沛,土质肥厚,终年云遮雾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茶叶内含物质极为丰富,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使蒙山茶具有了独特的品质。
吴理真为了种茶,在荒山野岭搭棚造屋,掘井取水,开垦荒地,播种茶籽,管理茶园,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经过了多少次失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理真用勤劳和智慧浇灌出了株株嫩绿茁壮的茶树,他成功了。吴理真把茶叶熬成汤,施舍邻里,普济世人。许多人用茶祛疾去病,健体强身。他谱写了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历史。
另外,在西汉时期,巴蜀地区是疾疫多发的“烟瘴”之地,史谓“番民以茶为生,缺之必病。”故,巴蜀人俗常饮食偏辛辣,积习数千年,至今依然。正是这种地域自然条件和由此决定的人们的饮食习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气,解热毒。久服成习,茶于是成了一种日常饮料。
史证,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说明当时四川一带,不仅饮茶颇广,而且有了买卖茶叶的基本市场。
通过以上的正式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西汉时中国就已经有了饮茶之事。但真正饮茶的起始时间应当比这更早一些,究竟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难以界定。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饮茶的四个演变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动物和寻找植物作为食物,采摘各种可食用的花、果、叶用以充饥,而茶也是其中的一种。在人类进入农耕生产之后,便开始寻求防病和治病的方法。
在人们利用茶的过程中,还将茶叶当菜吃。这种以茶为食的方法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据《晏子春秋》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茶的别称)菜而已。”东汉时壶居士在《食忌》上则说:“苦菜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这种茶“与韭同食”, 也是以茶作菜。晋代时,用茶叶煮食之法,称之为“茗粥”或“茗菜”。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境的傣族、哈尼族、景颇族等至今仍有吃“竹筒茶”的习惯。
后来,人们在鲜茶叶生吃或生煮羹饮过程中,青草气难除,且滋味苦涩,经不断摸索,发现把茶叶加工后烹煮饮用,不仅清香鲜浓,而且有利于保存。随着饮茶的普及,其饮用方法不断发展变化,从西汉至明代,出现了煮茶、煎茶、点茶、泡茶饮用方式,而明代开始的泡茶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饮茶最初起源干吃茶,饮茶文化在这演变中大概分为历史饮茶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生吃药用。早在4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偶尔发现了茶叶具有解毒的作用,便将之用于疗疾。在暗天把鲜叶放在阳光下晒干,以便随时取用干吃。遇到下雨时节,鲜叶无法晒干,就把摊晾的茶叶压紧在瓦罐里,日久便可直接食用。
第二个阶段是熟吃当菜。因为茶叶干吃难以下咽,人们便想到了烹煮食用。至今,在我国西南边境的很多少数民族像傣族、哈尼族、景颇族等都有把茶叶当菜吃的习惯。他们将新鲜的茶叶日晒后放在锅里蒸煮,等叶子变软后,放在竹帘卜揉援做成“竹简茶”,当作蔬菜食用。
第三个阶段是烹煮饮用。随青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发现茶叶经过加工后烹煮饮用不仅能够提神解渴,而且还能享受到茶叶的请香鲜爽,于是人们开始习惯干将茶叶烹煮后饮用。
第四个阶段是冲泡饮用。在唐朝,盛行蒸青团饼茶,明代以后发展为炒青散茶,饮用方法也随之由烹煮改为冲饱,成为饮茶历史上的飞跃,而这时期的各色茶技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花样繁多。
饮茶的四种食饮方式
第一煮茶法: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最古老的“焙茶”就是把嫩芽从茶树上采下直接放在火上烘烤成焦黄色,再放进茶壶内煮饮。至今,云南南部佤族和傣族同胞仍有“焙茶”这种煮饮习俗。从西汉开始才有关于煮茶的文字记载。西汉王褒《僮约》: “烹茶尽具。”西晋郭义恭《广志》: “茶丛生,真煮饮为真茗茶。”东晋郭璞《尔雅注》: “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也有在茶中加入其他配料的煮饮法,三国张揖在《广雅》中记载了当时制茶与饮茶的方法:“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掺和之意)之。”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云:“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沦蔬而啜饮者无异也。”当时煮茶,往往加盐、葱、姜等佐料,饮茶类似喝蔬茶汤,又称作“茗粥”。 唐杨晔《膳夫经手录》也有相似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宋代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挎满口”之句。明代陈师《茶考》载:“烹茶之法,唯苏吴得之。以佳茗入瓷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此种煮茶方式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
第二煎茶法:唐代以后,制茶技术日益发展,饼茶(团茶、片茶)、 散茶品种日渐增多。饮用方式以煎茶法为主。陆羽《茶经》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饼茶的煎茶程序有备器、炙茶、碾茶、罗茶、取火、选水、候汤、煎茶(投茶、搅拌)、酌茶。也有将饼茶舂成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开水冲泡,而不用烹煮饮用方法:“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这种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受到当时诗人元稹、卢仝、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李群玉等的赞赏,专门写了煎茶的诗,如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之句。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有“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之句。
第三点茶法:唐末宋初又出现了点茶法,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从蔡襄《茶录》、 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备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盛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之句。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之句。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诗》诗云:“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度。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北宋黄庭坚《满庭芳》词也有“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 “银瓶蟹眼,惊鹭涛翻”之句。
第四冲泡法: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直到明朝前中期仍然存在。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茶谱》序云:“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瓢汲清泉注于瓶而炊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候汤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明太祖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独盛,饮用方法也改为冲泡。明代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
明清以壶泡为主,即置茶于茶壶中,以沸水冲泡,再分到茶盏(瓯、杯)中饮用。据张源《茶录》、 许次纾《茶疏》等书记载,壶泡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品茶等。现今流行于闽、粤、台地区的“工夫茶”则是典型的壶泡法。由于直接冲泡不仅操作简单,饮用方便,而且可以更好欣赏茶的优美姿态,故此法沿用至今。
小编语:说真要是只是喝茶,我倒是很希望买茶像买瓶可乐那么容易,但要是想了解茶、懂得茶,需要构筑一个知识体系,就要从茶的发展历史进入,了解茶的来龙去脉,你才能更好地认识茶。你可能会感到枯燥,但你识茶突飞猛进的原由就在这里。比如,十大名茶的说法,不知道历史的进程,你就会人云亦云,当你知道了,就会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评过什么十大名茶,十大名茶都是民间自嗨的,也会随着时代和各自意愿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