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普洱茶的品质,很多茶友们都会以山头论好坏,而在普洱茶众多山头中六大茶山更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重要的原产地,是七子饼茶的故乡,而从古至今六大茶山又分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
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古六大茶山都是哪六山?它们所产的普洱茶口感如何?
古六大茶山定义
关于古六大茶山的定义有两个版本,初代古六大茶山为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而如今的古六大茶山则是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
清乾隆进士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
而现在这版古六大茶山中的易武,则是在曼撒经历大火之后,将其取而代之。
古六大茶山特点
攸乐
攸乐山为历代古六大茶山之首,现在被叫做基诺山,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境内,也是是唯一一座不在勐腊县境内的古茶山。
攸乐山海拔575-1691米,平均气温18-20℃,年均降水量1400毫米,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历史上攸乐山不制作紧压茶,晒青茶毛料主要提供给倚邦、易武、景洪等地去加工,相传著名的“可以兴”茶砖就是用攸乐茶制作的。
攸乐山的茶,干茶条索黑亮紧结、身披银毫;冲泡后,汤色金黄透亮、茶香清香高扬,汤质苦涩显,茶性稍烈,入口冲击力强,但回甘较好,汤质较滑厚,适合喜欢“野烈型”的茶友。
革登
革登为布朗语,意思是“很高的地方”,其山位于勐腊县象明乡境内,海拔1080—1500米,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
革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在古六大茶山中是古茶园面积最少的,主要是因为清朝咸丰年间莽枝古茶山民族动乱波及于此。
虽然茶园面积小,但是革登的名气却是古六大茶山中最大的,主要是因为当地有着一棵相传由诸葛孔明种植的茶王树。
《思茅厅志》及《普洱府志》中就曾记载:“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独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
革登山的茶,干茶外形粗壮,条索黑亮;冲泡后,汤色橙黄透亮,香气持久;入口有独特的山野气息,茶气强烈,回甘生津快,汤质顺滑细腻。
倚邦
倚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在傣语中被称为“唐井”,即茶井的意思,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
倚邦几乎全是高山,并且是海拔最高的古茶山,当地海拔落差极大,最高达到1950米,而最低的地方只有565米。
《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中记载“旧传武侯孔明遍历六茶山……置木梆于倚邦”,说明倚邦兴起之年不晚于蜀汉时期。
清朝雍正年间,倚邦被选为贡茶,可以说是倚邦茶区的鼎盛时期,直到光绪末年,贡茶征收被迫停止,倚邦开始逐渐衰落。
倚邦山的茶,干茶条索黑亮,芽头较小;冲泡后,汤色黄绿,汤质饱满,口感苦中带甜,回甘快速且持久,山野气韵足,饮后杯底留香,叶底黄绿。
莽枝
莽枝位于勐腊县象明乡,与革登茶山、孔明山相连,海拔多在1100~1450之间,相传诸葛亮当年曾到此埋下铜莽而得名。
莽枝山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主要集中在牛滚塘,清康熙初年,牛滚塘已经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不过由于战乱等原因,莽枝茶山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茶农出走,茶园大面积荒芜,直到八十年代才又开始慢慢恢复生机。
目前莽枝山还有许多成片成林的古茶园,面积约为970亩,主要分布在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竜夺等老村寨。
莽枝山的茶,干茶粗壮肥硕,茶毫显露;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入口较苦涩,回甘猛烈、生津快,鲜爽浓醇,带着淡雅清冷的花香。
蛮砖
蛮砖位于勐腊县象明乡南部,东部与易武茶区接壤,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左右。
历史上蛮砖茶主要卖给易武茶号加工,《本草纲目拾遗》和《滇海虞衡志》中曾提到六大茶山的茶“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
蛮砖茶区包括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一带,明朝末年至清朝末年,蛮砖茶山的茶叶集散地和中心大镇主要为现在的曼庄村。
如今蛮砖古茶山仍保存有2930亩古茶园,是古六大茶山中古树资源保存最好的茶区。
蛮砖山的茶,干茶芽叶肥,色泽较深;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甜香浓郁持久;汤质饱满、清甜甘润,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持久,回甘强烈。
曼撒
曼撒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北,茶区地形复杂、落差大,最高海拔1950米,最低为750米,是古六大茶山发展最早的。
清代前期是曼撒茶山最繁荣的时代,这个时候的曼撒茶山年产茶达万担以上,是当时易武片区的茶叶集散中心,是滇藏茶马旧道之泉源。
同治十二年、光绪十五年、光绪二十年,曼撒曾接连遭受三次大火,也正是因此当地居民不得不迁离家园,导致曼撒茶区日渐荒凉。
光绪二十一年,普洱府重修府志,新编纂的《普洱府志》里古六大茶山的排名便由曼撒更换成了易武。
曼撒的茶,干茶条索肥硕、紧结;冲泡后,汤色金黄透亮,汤质顺滑柔和,香高水柔,蜜香中透着一股幽兰香,口感微甜蜜,微苦涩,回甘强烈。
易武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紧靠中老边境,茶园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海拔656-2023米之间,是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
易武为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因当地有个花蛇洞由此而得名。清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中有曼撒无易武,到光绪年间《普洱府志》则将曼撒换为易武。
据史料已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山每年产干茶70000余担,尤其在清朝后期成为了六大茶山中最热闹繁的茶叶加工与集散中心。
如今易武茶区老树茶分布比较多的地区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等地。
易武的茶,干茶条索黑亮;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花果香浓郁;口感甘甜,入口绵柔、回甘较好,久泡之后甜韵犹在。
大家觉得古六大茶山的普洱茶滋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