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美文 >
万丈红尘一盏茶
普洱茶
 

中国文化人身上,从来都有励志和闲情的两面。
 
励志为儒家倡导,鼓励积极入世;闲情为道家推崇,劝导淡泊出世。其实作为一个人,这两者我以为都不可或缺。励志与闲情是有意义生命的两个组成部分,同样都是人性的一种解放,是人的精神不同角度的性灵表达。
 
如果我们把励志喻为豪放,把闲情喻为婉约,那么,我们既要金戈铁马,也要委婉悱恻;既要大江东去,也要烟雨江南;既要壮怀激烈,也要低吟浅唱。
 
因为只有闲情,没有励志,社会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为只有励志,没有闲情,社会就会僵硬,就会变得脆弱无比。
 
诗、茶、书法,是东方式闲情的典型形态。
 
茶属会意字。或许是我对于汉字特别敏感之故,只要这个“茶”字出现于眼帘,脑子里立刻就会浮现出“人在草木之中”的图像,就能泛化雎鸠黄鸟、蒹葭白露,就能升腾霏霏雨雪、习习谷风,或是刚刚收割的稻堆麦垛,或是良田美地上的黄发垂髫。端起茶杯,能体会到一种来自山野、田畴的气息。沉浮不定的茶叶,仿佛是大山里的雨丝云片,从产茶地的峰岭之间,徐徐而来。
 
这种在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共识与共振,仿佛只有通过茶,寻找方为有效,感觉才能抵达。
 
茶之于我,从道的层面看,是美学,不是经济学;从器的层面看,是活泼的生命,不是植物的叶片。
 
品茗之于我,是感情加闲情,心境加环境,具象加想象,恬淡加散淡,从容加宽容。
 
所以,一个品茶的上午,可能是一个浮想联翩、清雅绝尘的上午;而一个品茶的下午,又可能是一个幕天席地、攀今览古的下午。如果晚间与茶对话,那么,茶的宁静,是一种真真切切、经过千山万壑沉淀后的宁静,像秋日山径的曲线,或冬山峦的雪霁,直停在没有星星的夜空下方,风,无法吹动。
 
茶的适应能力特别强。
 
如果我们将这个世界分为“雅”与“俗”,那么,在我的印象里,除了茶是脚踏两边船、两边都靠谱的,就再也找不到其他同伴了。
 
在“俗世界”里,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子忝列末位。在“雅世界”里,琴棋书画诗酒茶,又是忝列末位。尽管如此,两个世界都争着要的,想必便是人间珍宝无疑。
 
茶入俗世,关键是门槛低。
 
想来那泡茶只要放茶叶、倒水两个动作就行了。茶叶贵了买不起,自个儿种行啵?买些茶叶末子吃行啵?寻常老百姓除了以茶提神醒脑、去油解腻外,还将它当独坐、闲谈、外出、居家的“伴。独坐时,有一杯茶捧着,不寂寞;闲谈时,不时添茶加水,增气氛。茶在俗世,贵在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水不必选,以有为上;器不必妙,宜茶为佳。
 
茶入雅世,关键是门槛高。
 
同一个茶字,有些茶是进得那个门却进不了这个门的。特别是品茶上升为一种生活礼仪,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方式时,那门槛就高得去了。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还有人,还有人的情绪。在这里,条件越来越苛刻,台阶越垒越高,不为别的,是要培养起人对茶的精细感觉,培养出对茶的敬畏。茶道的繁文缛节,实际是在一步步净化人的焦虑,层层洗涤生活中的尘垢,把躁气、怨气、怒气慢慢退去,让香气、静气、和气氤氲在水汽中。因之,品茗绝不是喝茶本身,而是要找到茶事之趣、诗性之美,进而以茶会友,共图步入超凡脱俗的殿堂。
 
由是,想要攀到茶道的塔尖,恐怕真的要花一辈子的功夫去悟,有如禅。
 
作者:茶妹妹
日期:2024-01-2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