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 明崇祯 十三年
山东省淄川 县 蒲家庄人
字留仙,又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 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蒲松龄虽然科举不中,但却写出了惊世骇俗的《聊斋志异》。人鬼之恋如泣如诉,妖魔邪神惊悚入骨。他笔下写过无数鬼神,堪称“鬼王”。谁也想不到,这本千古流传的书,竟然与喝茶有关。
山东蒲家庄一棵老槐树下,一人摆着一个茶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这人三十多岁,身材瘦削,穿着开襟粗布短衫,一看就是一位农家汉子。茶摊上放着一小缸粗茶和几只粗瓷大碗,简陋而朴实,茶摊上摆着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不禁纳闷,茶摊上怎么会放这些不沾边的东西。
茶性平和,酒劲浓烈。茶是佳人,酒是莽汉。茶是斯文的,你看劝酒的,一杯又一杯,不喝也得喝,不喝?往嘴里里灌,霸道无比;劝茶的,只是轻言细语:请君静坐片时,得安闲处且安闲。
蒲松龄却是个霸蛮叫人吃茶的人。蒲松龄摆茶摊,有文人做生意的意思,这个生意可不是金钱交易。来往的行人但凡对他的茶摊感兴趣了,他招招手:
“兄弟,看你满腹华章,却堆在肚子里尽是浊气,先喝我一杯茶吧,把那华章引出来。”
在他眼里,人人都是文学家,肚子里面的故事,肚子里面的华章,需要茶来引出来。
蒲松龄没考中科举就在私塾做了教书先生,不教书的日子,人们总能看见一个中年男子,潦倒模样,坐在大道中间,在一棵大树下打坐。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
他拦路剪径,捉客喝茶。他烧一大壶茶,提到村头大树之下,那大树下是南来客与北往客必经的要道。有客来此,他一手端茶杯,一手扯住路人衣角:“坐,请坐,请你喝我这杯茶!不喝?那不准走!喝了,也不准走,给我说说故事!”
南来北往的客人,见到有书生在路边奉茶,也不要钱,不喝白不喝呗。于是坐下来吃茶。
可是蒲松龄的茶还真不是白喝的。蒲松龄扯住人喝茶,喝完了,拉住人讲故事。边喝茶边聊天,海阔天空,指点江山,谈说古今。谈客说得口干舌燥了,“渴则饮以茗”,蒲松龄就坐在一旁给谈客端茶倒水,说者无意,听着有心,常常从中捕捉到意想不到的精彩故事。
后来这个穷书生给自己的茶摊立了一个规矩,谁只要能说出一个故事,茶钱分文不收。所以,不少行人茶客讲了些许奇闻怪事,乡野趣闻,甚至有些人为了“蹭茶”随便编了几句,蒲松龄皆侧耳倾听,一一笑纳,分文不取,渐渐地,他收集的故事越来越多。
蒲松龄考到五十一岁,依然是名在孙山外。
风檐寒灯,谯楼短更,呻吟直到天明。
伴倔强老兵,萧条无成,熬场半生,
回头自笑蒙腾,将孩儿倒绷。
这一首诗道尽了他郁郁不得志的失落和凄苦。
南游归来的七八年间,是蒲松龄人生道路上最艰难的阶段。他满以为凭自己的才智,会顺利通过科举考试而一展鸿图,但却事与愿违,使其感慨万千。他一生刻苦好学,但屡试不第,不得继续在家乡作塾师,以维持生计,通过摆茶摊,扯客吃茶,收集来的故事作为素材,他开始蕴酿《聊斋志异》的创作。他倾尽毕生精力,一直到暮年方才写成这一“弧愤之书”。
蒲松龄久居在乡间,善于研究,学识渊博,不仅写小说,还在医药和茶事方面颇有研究和心得。他在自己的宅院旁开辟了一片药圃,种了不少中药,经过实践和研究形成了一种茶药兼备的菊桑茶,既能止渴,又能健身治病。 后来,他就用自己配制的这种药茶方子泡茶,在家乡柳泉设了一个茅庐茶亭,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听他们讲千古往事和人间奇谈。
吃茶听故事,成就了蒲松龄。虽然他没能中科举,但千百年后,谁会在意他当年的科举失利呢?人们只记得,他写出的那本,鬼斧神工,精彩绝伦,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
正是一杯杯茶,成就了一个个故事,成就了蒲松龄的才华横溢,成就了他的宏图之志。自此,蒲松龄也成为了历史上出了名的“茶痴”。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