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走近茶农 > 风土人情 >
采茶妈妈:打工虽好但不能唱歌呀
普洱茶
采茶妈妈团队类似于北方的麦客。她们平均年龄都在 48 岁以上。采茶时间长,经验丰富,为保证收入,她们会通过时间去判断,哪些茶早熟,哪些茶晚熟,计划好时间和路线。
晓起临妆略整容,
提篮出户露正浓。
小姑大妇同携手,
问上松萝第几峰?
这首诗出自民国诗人苏曼殊《采茶词三十首》,描绘的正是采茶女工在晨曦初开之时采茶的场景,清新的诗句让原本劳累辛苦的田间劳作多了几分惬意的味道。回到当下,我们观察到现状是:辛劳如故,诗意犹在。
采茶不是唯一业务
作为滇红第一村,安石村的茶园种植面积是临近片区最大的。在以往,采茶季到来时,都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帮忙;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茶季一到,来自各地的采茶团会聚集到安石村,这种采茶团类似于北方的麦客,合作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直接雇佣,一种是按采摘量五五分成。到了当下,随着这些年经营理念的转变,人们更重视采摘的质,而不是量,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的精品采摘方式不需要大量的劳工。
在滇红茶科所,我们就遇到了一个采茶妈妈团队。她们凭着丰富的经验转战各地,为生计奔忙。采茶妈妈平均年龄都在 48 岁以上。采茶时间长,经验丰富,练就一套“看天采茶”的本领。“我们会通过时间去判断,哪些茶早熟,哪些茶晚熟,计划好时间和路线,附近五六公里的地方我们都会去,这样整个茶季就能忙起来,保证收入啦。”
刘妈妈接过了话茬,“我家一亩地 5个人吃饭。上世纪 80 年代‘分场到户’,按人头划分田地。女儿外嫁,田地留在娘家。儿子结婚,再从父亲的家里分田地。这样一代接一代,儿子多的人家,个人所得的田地就越分越少了。田地少的农户家里,多是女人采茶,男人外出打工。”
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在家采茶是这里的一个常态。在这个小队伍里,唯一的一
个男生是个 3 岁大的孩子。因为没人照看,四十多岁的妈妈出来采茶,把他带在身边。
满满一箩鲜叶承载了茶妈妈的幸福
中午休息时,采茶妈妈们吃过从家带来已放冷了的饭食,把竹筐依次排开,等待开称。大家都挺安静的,偶尔有交头接耳低声的言语。各自脸上的表情,让人读不出是期待,是疲惫,还是其他。过完称,妈妈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屋檐下说笑着,和“开称前”判若两人。她们摘下宽沿儿的圆帽,能清晰地看到她们的面容:黝黑的皮肤、淳朴的笑脸。
对于采茶妈妈来说,采茶并不是她们的唯一业务。小队里的张妈妈,去年和30 几个姐妹一起去新疆打工,是份摘棉花的活儿。一般一天能赚 120 ~ 130 块,熟手的采工一天能赚200块,辛苦归辛苦,但还是比采茶高出许多。
大部分妈妈的孩子们都去广东江浙打工了,在年轻的一代看来,在城里工作挣得多,更重要“不晒,不累,活得体面”,但在妈妈们看来,“洗碗打工虽好,但不自由,不能唱歌呀!”。
 
临沧的古茶歌,又叫“过山调”, 一方面调子非常高,拐点也很特别,有绕过山川之感,再配上云南的高山云雾,颇有些许苍凉的况味。另一方面,唱茶歌的目的是消闲解闷,特别注重跟其他的采茶人进行互动,你开唱了我来和,所以咏歌确也“翻山越岭”。
茶歌动人,歌声寥寥
对于老一辈来说,采茶时唱茶歌不仅是一种消遣,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李永
莲就是唱茶歌的佼佼者,“我那时候特别爱好文艺,喜欢唱歌,还组过乐队,17
岁就在村里唱歌、跳舞、编舞宣传咱们村的文化了。我们三姐妹还拿过唱歌比赛团体的第一名。”说起唱歌,原本有点腼腆的李阿姨话开始多了起来。
云南的山,山与山之间看着很近,但实际上走过去要绕很远。这也为“对茶歌”发酵出一种特别的味道:有时候是连续剧——下次采茶的时候又遇到,然后接
着上次的对歌往下唱。还真有最后发展成“山歌夫妻”的;有时候则是一出电影——采完下山各自离开,素未谋面,相忘江湖。
李阿姨说:“我们的茶歌开篇通常都带一点点悲的情绪,比如‘你我同苦的有
几个?’,慢慢地随着应和者的加入,由悲入喜。以前采茶的都是穷苦的人,大家在歌声中找到共鸣,找到同路人,彼此给对方鼓励,相信生活总有一天会好起来。”
“没有一副好嗓子,休想娶个好媳妇”,这是凤庆自古留下的箴言。在安石村,就有一对通过对茶歌成为情侣的夫妻,可惜我们没遇上,李阿姨给我们表演了一
下形式,通常是男的先起:“我弹起弦子无人唱,我自弹弦子自欢心。”这是矜持
的搭讪,如果有妹子看上了,就会回应:“哥弹弦子妹来唱,你弹我唱合欢心。”
如果双方情投意合,那茶歌就对下去了。那么,这些歌词都是谁写的呀?都是自己编的!李阿姨笑着说:“都是自己心里想什么就把它唱出来,哪有谁来写歌曲呀!”
现在的采茶季,唱茶歌的已经寥寥无几了,空山多了些寂寥。但是,出外打
工、采茶季回家干活的年轻人又带来了流行歌曲。现在脑补一下,这边来一句:“满山茶树青又青,妹唱山歌给哥听”,那边回一句“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新老交杂的场面也颇有喜感。
          
作者:佚名
日期:2023-10-2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