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茶司
隶属云南省之茶叶进出口公司,主管云南省所有茶叶业务。从1938年开始至今,为各时期的云南省国营茶叶公司简称。
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
印级茶品外包纸上端公司名称,成立于1950年9月,简称“省茶司”。其前身为1938年创立“中国云南茶业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后于1994年改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政权交替后始改名“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1973年以后云南普洱茶品外包端所印之生产公司名称,成立于1972年6月。“省茶司”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创建以来,历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期间更改多次名称直至1972年6月由“云南省贸易公司中国土产进出口公司”与“中国粮油食品茶叶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合并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
国营厂
1938年12月16日由民国政府经济部所属中国茶业公司与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合资创建“中国云南茶业贸易股份有限司”(省茶司前身),于1939年设立复兴茶厂(昆明茶厂前身)、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顺宁茶厂(风庆茶厂前身)、宜良茶厂(后停办),1941年设立康藏茶厂(下关茶厂前身)。目前坊间所留存知名普洱茶品多数为“昆明砖”、“勐海饼”、“下关沱”,也就是所称的1952年正名后的三大国营茶厂。市场所详知的国营三大厂,先后结束营业;昆明茶厂于1992年停产(2004年复厂已与旧厂毫无关联);下关茶厂于2004年4月1日民营化;勐海茶厂结束于2004年10月25日。前人草创艰辛、筚路蓝缕,经历多次动荡、战乱、起落,几十年的坚持,才有我等今日共享普洱茶文化,参与普洱茶界历史上最兴盛的辉煌。
四家茶厂相关人员到广东省进行渥堆发酵技术之考察,由下关茶厂完成初步熟化技术,进由昆明茶厂再加湿加温,完成稳定之潮水渥堆技术,也就是现在所称的熟茶。据史料显示,初步完成之试验茶品为坊间称之“枣香厚砖”,量产茶品则为“73厚砖”。7581昆明熟砖则为1992年以前。
市场熟砖之主流茶品,1988-1992年为其盛产时期。此期间因八中茶商标之泛滥,昆明茶厂以吉幸牌、金鸡牌为其主要外销品牌,吉幸金瓜贡茶与金鸡沱茶为这时期知名茶品,然产量不多。1992年因成本考量、茶菁调拨等因素,昆明茶厂停止生产,于1994年将库存茶品销售、清理完毕,昆明茶厂正式结束营业:当时仓库则于1994年底租赁给皮
鞋、皮革业者仓储使用。
至1994-2000年左右仍有不少新压制茶品号称7581昆明砖于市面贩售,有许多是昆明茶厂老师傅、省公司员工自设车间紧压,更后期则是由其他小作坊压制。
国营勐海茶厂记事1938年“民国政府”令中国茶业公司派专员郑鹤春与技师冯绍裘来滇,经调查,云南有发展茶叶事业之经济价值。于当年12月16日成立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1944年改名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此名称沿用至1950年。
1940年创建佛海实验茶厂,由范和钧先生担任厂长。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创立,简称省茶司。1952年因战乱而停产的佛海茶厂再次复业。
1953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改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制茶厂。其后,佛海县改称勐海县,茶厂也改名勐海茶厂。
1957年国营勐海茶厂正式招聘第一批正式员工,同时开始紧压生熟茶,
1964年开始渥堆发酵测试(唐庆阳厂长兼任车间主任,黄安顺为车间组长),
1966年完成基本渥堆工艺,1966年底“文化大革命”期间,直至1972年持续生产并未停工,市场所称印级茶即为1957-1972年制作(黄安顺口述)。
1964年省茶司改名为“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期间也更改过多次名称。1972年6月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合并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才正式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
会议,要求昆明、勐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普洱茶(渥堆熟茶),并决定茶品唛号。勐海茶厂为74、75开头,末尾为2。
1976~1979年勐海茶厂外销出口多以麻袋与纸箱装的散茶为主,普洱紧压茶只有7452及7572二种(渥堆熟茶)。
1979年以后外销出口开始出现多样化拼配的茶品唛号,如7542、7532、7582等。
1981年省茶司接受香港茶商订单,由勐海茶厂制作唯一一批7572青饼。
1985年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开始向省茶司订制8582青饼,由勐海茶厂制作,于1986-1987年间始交运达香港。
1988年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正式开始启用(李易生副厂长口述),此时期只生产茶砖、小方砖。
1989年大益牌正式注册(李易生副厂长口述),为勐海茶厂主要之外销品牌。
1994年开始筹备股份制公司化。
1995年3月22日以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大益牌”商标。开始生产大益牌七子饼茶。
1996年正式改制成立为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1999年省公司营运不善,茶厂自行接受茶商订单,茶品规格包装多样化。
2003年底,因民营化确认,在无法被留任下因而多数员工人心惶惶。此时出现茶品混乱现象,委外加工、来料加工、大票后三码辨识码未按规定,等等不正常现象破坏了勐海茶厂三十年来的常规。
2004年10月25日改制民营,正式结束国营茶厂体制,品牌、茶品、品质也出现明显断代,
国营下关茶厂记事
1941年(民国三十年)蒙藏委员会派任桑泽仁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省茶司)商定,共同合资于大理下关创办康藏茶厂,也就是下关茶厂的前身。主要加工紧茶、饼茶销西藏地区,加工沱茶销四川。至目前为止,紧茶与沧茶仍然是下关茶厂主要的特色产品。1942年加工的紧茶销往西藏、四川,及云南省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注册商标为“宝焰牌”。1949年停止生产。
1950年改名为“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内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从此各国营茶厂统一沿用“中茶牌”至今。
1955年,下关地区历史悠久的私人制茶商号全部纳人下关茶厂。期间,与勐海茶厂相同更名多次,1959年又恢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
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宝焰牌(紧茶、饼茶、方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宝焰牌(紧茶、饼茶、方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
1992年松鹤牌沱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
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泡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52~1968
1951年紧茶统一规格,每个238g,每筒七个,每担30筒。
1952年中国茶业公司所属系统内公司统一使用“中茶牌”。下关茶厂开始生产七子饼茶。进入60年代因原料调拨计划和加工产品的分工,下关茶厂以沱茶与紧茶为主要产品,圆茶只少量生产,多数计划交由勐海茶厂。
1953年茶厂通过试验,将饼茶揉制由布袋揉成圆形后,再用18公斤重的铅饼加压的方法,改用铝瓶直接蒸压的方法。
1955年经省公司批准,紧茶规格由心脏型改为砖型,先生产10吨到丽江等地试销并征求消费者意见。同年,省公司通知茶厂对出口紧茶进行人工后发酵试验。下关茶厂七子饼茶形状由凹形底改为平底。
1956年按股合并私营茶庄或茶业公司于国营企业,从此结束私商经营茶业的历史。
1958年试验成功高温发酵,达到缩短发酵周期、降低成本的效果。
1960年批准量产250g普洱方茶。
1962年开始生产125g沱茶。
1963年边销紧茶内包装改用牛皮纸袋、麻绳捆扎,改变长期以糯叶包装。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影响,紧茶宝焰牌改为团结牌;而心脏型不利于机械加工、包装,遂停止生产,1967年开始生产砖型紧茶,配料与加工工艺不变。
1968年为配合茶厂定量供应,沱茶重量从原来的125g改为100g。
1972~1978
1972年经省茶叶公司批准,恢复七子饼茶的生产,而年大月,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合并省土商产进出口公司,才正式成立“中国士产高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经省公司批准恢复七子饼茶生产。
1973年昆明茶厂吸取下关茶厂紧茶渥堆发酵的原理,再经高温高湿人工速成的后发酵处理,制成现今的云南普洱茶(熟茶)。
1975年试制普洱沱茶(熟茶),1976年批量出口花茶(7663)专供香港天生行,由该行转销法国市场销售。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要求昆明、勐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普洱茶(握堆熟茶),并决定茶品唛号。下关厂为76开头,末尾为3。
1978年下关茶厂原本产量不大的圆茶(七子饼茶),因原料调拔困难,省公司将生产计划下达给勐海茶厂加工。
1979~1979年香港天生行到下关厂参观。
1980年再陪同法国茶叶批发公司、专栏作家、医学博士等一行人到厂参观。
1983年因订单需求,向省公司申请恢复制作七子饼茶,唯量少以供应日本外销订单为主。
1985年为解决厂内的野生茶(荒野茶,又称大树,古树茶)出路问题,经抽样送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鉴;认属茶科植物,可饮用。
1986年班禅参观下关茶厂,希望恢复心脏型紧茶的生产,并当场订购50担,由下关茶厂加工后运交青海省政协而当时亦在省内边销茶区销售一部分,但数量不多。
1987年底台湾开放大陆探亲,1988年底台湾茶艺界一行14人到下关茶厂参观。
1988年为解决中档原料过多,开始试制加工“丙级沱茶”。
1989年昆明茶厂开发出旅游微型茶。下关茶厂于1997年生产3g微型小青洱沱,主要出口日本,
1992年松鹤牌沱茶(内销)注册商标正式启用。
1993年开始生产“一级沱茶”。
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茶厂决定将厂徽图形作为产品标志,压制在甲级沱茶上,以取代原来压制在甲级沱茶上的“甲”字。
1997年下关茶厂投资组建云南茶苑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大理茶苑旅行分社。
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时,下关茶品配方与制程出现重大变化。
2003-2004年确认国营改制民营,出现许多茶品年份混乱、来料加工、大票后三码辨识码未按规定等等不正常现象,破坏下关茶厂多年来的常规。
2004年4月改为民营企业,国营下关茶厂正式走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