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沱茶,下关沱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紧压茶,
创制于云南下关,故又名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属于普洱茶,其茶产制历史悠久,
依据工艺的不同,分为生茶、熟茶两种,
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
泡之汤色明亮,滋味醇爽回甘。
早在明代(1368-1644)谢肇制的《滇略》
一书中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
_
01、历史渊源
地处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大理下关,自古以来就是演西的交通枢纽,也是滇西、滇南的茶叶通往内地和康藏地区的重要集散地。
下关沱茶的制作工艺是从1902年开始,由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将古法制茶工艺进行商业改良并予以传承,这就是云南下关沱茶(集团)的前身。
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是下关茶商在“姑娘团茶(女儿茶)”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创制定型成外形呈碗臼形的“砣茶”,因广销于四川沱江一带,后名“沱茶”,120年里,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和积淀,才造就了如今“下关沱茶”在中华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下关永昌祥、复春和等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形沱茶,经昆明运往四川省重庆、叙府(今宜宾)、成都等地销售,故又称叙府茶。
大理地处滇西要冲,“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于此交汇,在商贸通道上构成了交叉型和双边型的商业文化,使大理成为东南亚、南亚、西亚文化的交融之地,正是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的文明,使大理成为了“站在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不仅区位优势明显,更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享誉中外的下关沱茶就产于大理市下关。
1984—1985年间,其由于省茶司库存春芽青毛茶过多,故委托下关茶厂代加工过两批独特的产品——大理沱茶。
02、口感特点
下关沱茶分生沱和普沱两种,不发酵的为生沱,经过发酵的为普沱。
下关沱茶其特点是选用云南大叶茶树良种加工的上等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精湛的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其特点是芽叶肥壮,滋味醇厚,茶叶内含成分特高,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
03、制作工序
下关沱茶由明代的“团茶”演变而来,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作为基本原料。
下关沱茶的传统生产工艺分原料配制、筛分、拣剔、称茶和蒸茶、揉捻、压制成型、定型、脱袋、干燥、包装等步骤。
工艺不算复杂,仅十余道,然而却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紧茶传统技艺的代表。在加工中,采取“细茶精制,粗茶细制,精提净取”的原则,形成了加工工艺的独特风格。
其中,压制工艺是技术关键。在1953年以前采用双手揉成,既费时又费力,后改为木凳压制,凳上有凹凸槽模,运用杠杆原理进行压制,以后在布袋内冷却,等定型后解开布袋,置于木框上晾干,完成压制过程。这些技艺的传承主要靠手口相传,凭长期实践经验和体会才能掌握。以上工艺特征,具有显著的当地特色和多方面的价值。
原料
选料是沱茶加工的前提,也是保持传统风格和质量的关键,下关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作为基本原料。
筛分
毛茶通过筛分、风选和复制后分为头盖、二盖和底茶等,其中头盖、二盖茶须白毫显露,条索肥硕油润。其余茶胚按照底茶品质要求,拼入沱茶底部。
拣剔
经筛分复制后的半制品,分级、分号进行拣剔。拣剔须对半制品茶进行严格抽查。对于盖茶,须拣出黄梗、老梗、白梗、红梗及其他非茶类夹杂物。对于底茶,拣出老梗、白梗、黄叶和发酵叶及其他非茶类夹杂物。
称茶和蒸茶
称工必须严格按底、盖茶的比例称量。再用蒸汽锅炉进行蒸茶。
揉捻和压制成型
揉制要保持清洁、柔软、无破漏。沱茶揉制要匀整,将袋口收齐,滚圆绕道后打结,做到松紧适度。压制时做到压工端正,否则应及时剔除。
定型和脱袋
压制好的沱茶放到凉茶架上冷却定型,在凉茶架上保留50个以上的制品,防止解袋过热,影响定型或破损。
干燥和包装
传统的干燥方法是把蒸揉好的沱茶,重叠摆放在茶盘上,让其自然晾干,耗时较长。包装须端正、紧结。
04、传承保护
下关沱茶以茶代笔书写了富有醇香的故事。作为大理乃至中国的文化名片,下关沱茶历经百年却依旧璀璨,经久不衰,它是大理对茶的一种执着,是大理对自然的真情,是大理给中国和世界的最好献礼。
2011年,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