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喜爱茶道的人,都想走出属于自己的“茶之路”,而非刻板模仿名家的泡茶器具,冲煮技巧,甚至饮茶方式。在综百家之长后,大概也会领悟茶之美的共性,即是残缺。
冈仓天心在他那本有名的《茶之书》里,称茶道为“不完全之美”,与我们万事追求极致的想法反而产生了背离,这并非是哗众取宠的说法。无可否认,在茶器与茶室之中所呈现的美,的确有这种意趣。若进一步阐明,即是说,残缺之物中才寄托了美,而完全之物里至少是没有“茶”之美的。
是不是很晦涩?我们举一些很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更形象地解释出来。
假设用圆规画一个正规的圆,然后再用娴熟之手自由地画一个圆。从完全的角度上看,前者更佳;但若从美的角度上看,则后者更佳。这是为何?如果用冈仓天心的论点来说明,前者是因为过于完美,已经趋于机械,所以美便显得无趣;后者是因为不完全,所以其美则愈增。在茶道的世界里,如果显得单一与死板,便会失去“人性”。
写“一”这个字也是一样。我们可以用尺子画一条规整的“一”,但其中明显不存在作为文字的美。要写出美感来,必须用手的自由,去打破直线的规整才可。每一笔都不是那么直,才会给予“一”字无限的变化,令其成为了创作。
我经常会这样想,如果维纳斯双臂健全,是完全之物,现在大抵是不太可能被安置在卢浮宫专用房间中央的。残臂是不完美的,但正是这种不完美使得女神更加珍贵。残缺之物,是有余韵的,能让我们静下来慢慢思考、品味,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让其有更多变化的可能。完美的事物则与之相反,它已经被框架住了,于是就把所见者的创造力都封存了起来。
深谙茶道的名家,他们向往残缺,因此我们经常在他们身边发现古旧,甚至瑕疵,有破损的器具。他们赠与了器具余裕与宽容。总之,残缺的茶道,更能让心得到休憩。茶道处处体现着温润与亲切,让美感变得温暖而美好,让生活萌生了更多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