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视频号里有人劝他的粉丝,熟茶能不喝就不喝,他自己喝了会不舒服,而且还晓之以理:凡是好点的东西都去做别的茶了,哪会做成熟茶呢?好比鱼肉,好的做成生鱼片了,只有最次的最不新鲜的才做成剁椒鱼头、罐头鱼之类的。还说熟茶比这个情况更加恶劣,他说熟茶的发酵属于一种腐败工艺,任何东西(例如木屑之类的)都可以腐化做成熟茶,最后下结论说,这种茶已经被验证为是一个错误的历史尝试。
说实话,他的观点、论据其实都不值得一驳,今天因为想换个话题聊聊,老是各种茶品大家也会腻烦,就照这个题目聊聊。
为什么我说他的观点不值一驳呢,因为凡是某个人要探讨某种茶能不能喝,这种颠覆基本认知的东西,除非是某个权威机构,或者重要的行业标准起草人之类的权威专家,一个喝茶人,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毫无口碑影响力的人,说过的话,不就是空气中的一阵不美妙的气体,即使释放出来,凑巧被你闻到,最多皱一皱眉就过去了。
为啥我又想借此聊聊呢,因为这个问题经常有人挑起来,很多人其实不喝熟茶的原因,就是怀疑这东西不好,心理上排斥,不想喝,自然不会觉得好,人之常情。这个问题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原料的质量,二是发酵工艺。
首先熟茶都是或者基本上是用不好的,变质的或废弃的毛料做的吗?
熟茶适用于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标准中明确规定,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熟茶是晒青茶或普洱生茶在一定工艺作用下,形成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属于后发酵茶。
其晒青毛茶要求采自符合条件的云南大叶种茶的新梢,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无污染并无其他非茶类夹杂物。
从以上标准内容可以看到,普洱熟茶和生茶的选料标准要求是一样的,都是云南大叶种的新梢,唯一的区别就是熟茶有发酵工艺,生茶没有。当然,国家标准是这样,实际企业制作会不会按照标准执行是另一回事,这里面其实就是作为茶友筛选产品的一个重要考量,识别茶企有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的简单方法,是看茶饼出厂时的生产说明,如果茶饼没有这些说明,自然不符合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不要选这样的茶企产品为好。
正规的企业都会按照国家标准去执行,例如澜沧古茶和勐海茶厂,都会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和生茶许可证号,你也可以怀疑企业是否真的执行上述标准,我想稍微有食品行业加工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作为一家企业,在这方面做手脚的可能风险是什么,对于澜沧和大益这样的大厂,从商业利益的角度,不知道冒险的必要性有多少。
当然,同样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即使执行国家标准,原料的品质因为产地、季节、等级、树龄、保存等因素也会存在千差万别,不同品质的原料做什么茶,取决于企业的商业考量。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都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更好的毛料用在高端产品上,反之亦然,相对生茶,熟茶会不会存在不用或基本不用好原料的情况,比如更可能使用夏秋料、低等级毛料来发酵,同样取决于商家对产品的定位,只要符合标准,都是合理的。
第二个问题,关于熟茶发酵过程,是不是类似食物腐败方式,好似没有吃完的菜,放了太久馊掉了一样,虽然有点恶心,但二者本质是否一样?要看怎么理解这个本质,如果从最根本的层次说,都是微生物反应产生各种菌群的过程,区别是食物腐烂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细菌,而发酵的过程中生成的菌群大部分对人体有益或无害,少量有害的细菌会在发酵的过程中逐步消亡,最终检测也必须要符合安全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