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中国民间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人喝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到了唐代,形成了一整套礼仪,被谓之茶道。高人陆羽还写了一部流传至今的《茶经》。中国的茶道,经日本遣唐使的引进,这便有了日本特色的茶道。品茗,是好友相聚的一种礼仪,茶也成了品茗的媒介。不知何时,民间出现了茶馆,使品茗的礼仪趋于社会化。儿时路经名茶馆“玉茗楼”,总以为是一帮老年人消闲的场所,或是他们谈天说地,海阔天空,神聊极佳的地方。我还记起,我家邻居薛大伯,无正当职业,他靠为别人养鸟为生。每天一大早就提起制作精美的数只鸟笼直奔茶馆,鸟的主人只在茶馆里喝着茶,怡然自得地聆听自己心爱的鸟儿啭啭鸣啼。“文革”一开始,上海的茶楼茗坊成了“四旧”而消失了。
改革开放后,南方的“功夫茶”渐渐地扩散到北方,不少个体商铺除了供奉“财神爷”外,还摆上了专供喝“功夫茶”的器具。近几年来,酒足饭饱来茶坊茶社里泡泡,也别有一番情致。所以,不少茶坊茶社装点得格外雅致清逸,让追求生活品位的人,又多了一个去处。
我是不善品茗的人,一包好茶,放置家中数年也不见其少了多少。有好友劝我,人到老年,喝茶有利于身心健康。于是,我也听劝了。然而,什么茶,进我口中,总觉得一个味,看来,我纯属饮茶的门外汉了。有几次,好友请我去茶坊品茗,让我开了点眼界。落座后,他娴熟地与我玩起了“茶技”。头一遍茶,没喝就弃之,我就有点纳闷儿了。然后把还有余温的小茶盅放在鼻子底,闭着眼睛,闻了又闻,那种极为满足的神态,让我觉得好笑。比酒盅还小的茶盅,一盅盅喝起来,如同饮酒,我很是不习惯。然而我们倾心地交谈,让我忘记他那精湛的茶艺。没过多久,我有点爱上茶坊,因为那里能为自己带来好心情。《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虽说“有力”有点谈不上,可“悦志”,我倒觉得有那么一点。华佗《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益意思。”没错,饮茶有利于大脑思考,这一点,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宋录》中,把“茶茗”说成甘露。我有点不信了。这可能是我的茶资太浅的缘故吧。
前几天,在朋友的引荐下,我认识一位品茗高手。他说,真正会喝茶的人,他能听到泡茶时茶叶所发出的声音。当时我就觉得这一饮茶的理念太精辟了。平常人喝茶,一是为了解渴,二是为了养身。喝茶喝到能听到泡茶时茶叶发出的声音,这完全达到了“心静如水”的境界。当今,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比较大,容易产生极为浮躁的心态,尤其是人们的文化心态浮躁导致欣赏趣味的低下,很需要一种“心静如水”的境界来加以调整。这种境界,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经过人们自我修炼达到的。由此,我想起了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中排在首位的琴。每当操琴时,他们先要沐浴,然后更衣、焚香,静坐后开始操琴,为自己创造一个平心静气的雅谧空间。旋律的响起,他的精气神也随之而雅谧起来,如同摈弃尘世一切烦恼和浮躁,使私欲的膨胀得以压制。随时间的推移,使自己真正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最近在《世说新语》讲座节目中说:他二十几岁开始就研究茶艺、茶道,一入迷就是30多年。在他看来,喝茶是为自己创造一个生活空间。现在人们喝茶太多追求“技术性”,反而失去了原来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但是我也从中得到了启发,不要把茶看得太绝对,要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来品味人生。品茗,最重要的始终是“人”而并非“茶”。10元钱的茶,因为共饮的人是知己好友,你喝的宛如“极品好茶”。反之,即使喝上上万元的名茶,如果没有一种境界在支撑着,那只能是为品茗而品之。
最后,林清玄还说:“茶”外延的东西远比“茶”本身来得重要。是的,这种饮茶的理念,只有饮茶的高手才能这样认为,这不能不说是品茗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