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制法的发展
我国红茶生产的历史落后于绿茶,但是传到国外,制茶技术的发展比绿茶快。制法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制法都不同,无论应用机械、产品外形和内质以及产生的花色都不相同。国外则统称为Bluck Tea(即黑花),其实是错觉。红茶色泽是由黄红绿黑四种色素组成的。外表显色虽然由于制法不同,四种色素配合比例不同,但也不致变成黑色。红茶外表千色详细观看大多数是深褐(黄黑无光泽者谓之褐色)红色。现时切细红茶外表愈显黄红色。对外贸易应纠正这种名不符实的错觉。
第一阶段为小种红茶。开始于16世纪。我国最先发明手工制法,生产小种红茶。1610年荷兰商人第一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的星村小种,驰名世界市场。
第二阶段为工夫红茶。1836年中国小种红茶制法传入阿萨姆,1839年,印度阿萨姆简化小种的手工制法,后来我国加以改进为工夫红茶制法,制出产品“祁红”,也驰名世界市场。
第三阶段为分级红茶。开始于1880年,发明揉捻机和烘干机的机制法,由工人大量生产,即分级红茶制法,国外称为传统制法。
第四阶段为切细红茶。原名颗粒红茶,谷称碎红茶或红碎茶,改变以前以条茶为主。开始于1925年,印度杜尔斯(Doars)采用切烟机制法,继后改用C.T.C.(Crushing压碎,Tearing破裂,Curling郑紧)揉切机制法。1958年印度托克莱茶叶试验场麦克泰尔(Mc.Tear)创造洛托凡(Rotorvane)揉切机。60年度印度大多数茶厂都采用洛托凡机制法。我国70年代各地茶厂(场)都创造大同小异的各种转子机,切制红茶。目前,世界市场上绝大多数是切细红茶,工夫红茶仅占百分之几。
此外,国外40年代开始试制浓缩粉茶(Extracted Tea Powder)。萃提红茶汤浓缩后,喷雾干燥成粉状,60年代改和冷冻干燥而成颗粒状或细块状,大量生产。开始是用热水冲泡,现时要求冰水冲泡,制法又改变。
(一)国外红茶制法的发展 印度首先是在我国工夫红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为分级红茶,分整叶茶和破叶茶,以及片末碎茶。开始以整叶茶(条茶)为主,卷紧的破叶茶(颗粒)和碎茶为辅。到了20世纪20年代左右,为容易泡出茶汤,加入牛乳后汤色不变淡起见,对红茶品质的要求偏重茶汤色味浓厚,就改用C.T.C.制法,以颗粒茶为主,条茶为辅。60年代,印度、斯里兰卡茶厂就在制分级红茶(颗粒类)的基础上改用洛托凡揉切机专制碎叶茶(颗粒的要求降低)。制法大改变,就不该称为分级红茶,而应称为切细红茶。如印度(表0-1)传统制法的产量,从70%减至37%,而新制法的产量,从30%增加至60%。
印度红茶生产开始以整叶茶为大宗,花色多。近来以切细红茶为主,花色逐渐减少,只分茶香、碎白毫、茶末三种(表0-2),这也等于不分级了。我国工夫红茶同样有副茶花香和茶末,只是数量不同而已。目前,我国的切细红茶,即不能称碎红茶,更不能称红碎茶,我国传统称副茶或下脚茶为碎茶。切细红茶的“切”字是标示制法、“细”字是标示外形内质,“细”字或可表达精细的意义。
(二)我国红茶制法的发展 1934年,前祁门茶场和崇安茶叶研究所就开始试制分级红茶,但无深入研究,在生产上也得不到应用和推广。为了应付国外市场需要,把工夫红茶加工切细为分级红茶,外形虽近似分级的碎叶类,但色泽灰暗,滋味淡薄。新中国成立后,革新制茶技术,获得显著成果。
1、毛茶切制阶段 1953年,安徽、江西、浙江、湖南等省,有的茶厂以工夫毛红茶切制分级红茶。1957年各地茶厂派员集中湖南桃源茶厂进行切制颗粒碎红茶试验,取得成绩。
2、制法革新阶段 1958年各主要红茶产区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创造各种揉切机,试制分级红茶,提高了制茶品质。如创造高级祁红和湘红的分级红茶。同时,云南省和广东省用大叶种的鲜叶制成切细红茶,品质超过印度、斯里兰卡的高级红茶。广西、浙江、江苏、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区)国营茶场、茶厂开始大规模生产切细红茶。我国红茶生产又有新的花色出现。全国有四套切细红茶,产品以云南为最好;其次广东、广西;再次四川、贵州;而浙江、江苏较差。
3、扩大生产阶段 1963年全国已有11个省为了产销密切结合,全面试制切细红茶,增产颗粒形红茶,做到连续生产和单批试销,获得消费者的好评。
在机具改革和探索适制品种以及加工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今后指导切细红茶大量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