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菜单
首页
普洱茶历史
茶艺文化
普洱茶民俗
普洱茶美文
茶业书刊
普洱茶杂谈
普洱茶美食
茶禅一味
茶道文化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道是自然 道是规律
2018-08-31
玲儿
茶道文化
讲道教的思想必然要牵扯到道家思想。不说别的,单这一道字便是道家的精神内核。有关道的内容,在《老子》中曾有如下表述: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阅读原文】
饮茶即道
2018-08-25
文哥
茶道文化
饮茶即道意乃饮茶即修道,即茶即道,此道指本源、生命本体、宇宙根本、终极实在等。 道不用修,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作事,不修而修。运水搬柴,著衣
【阅读原文】
饮茶修道
2018-08-25
文哥
茶道文化
饮茶修道是借助饮茶活动以修行悟道,此道指道德、规律、真理、本源、生命本体、终极实在等。 唐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云: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作为中华茶道的倡导者、开拓者,认为通过饮茶可以涤昏寐、清
【阅读原文】
浅析饮茶之道
2018-08-25
文哥
茶道文化
饮茶之道,道在此作方式、方法、技艺。 茶道中的饮茶与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饮茶不一样,它包含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的一套程序和技艺,也就是说饮茶有道。但饮茶之道又是形式多样的,不拘一格。饮茶之道即饮茶艺术,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茶艺。 中国历史上先后形
【阅读原文】
中华茶道“真”思想
2018-08-25
文哥
茶道文化
《庄子渔父篇》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也。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即是不事雕琢、质直平淡的自然状态,是大道的体现
【阅读原文】
中华茶道“和”思想
2018-08-24
文哥
茶道文化
茶道中的和,主要是指人与人之和敬,人与环境、人与器具的和谐,物与物间的协调。与人和、与物和、与天和、与地和、与自我和,从而达到物我无二、天人合一的境界。 茶滋于水,水籍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不可(许次纾《茶疏》)。茶、水、器、火四者相辅相承。
【阅读原文】
中华茶道“静”思想
2018-08-24
文哥
茶道文化
在茶事活动中,静是指环境的幽静,茶事过程中的安静,茶人的心静。 独饮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施茶耳。(张源《茶录》)茶宜独饮静品,众则喧嚣。若独坐书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不觉心静神清。茶人通过茶事活动,在纷扰的社会中,获得心灵的安灵
【阅读原文】
中华茶道“淡”思想
2018-08-24
文哥
茶道文化
《老子》三十五章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淡有古淡、淡泊、平淡、冲淡、闲淡、恬淡等含义,本质上是倡导一种平淡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趣味。庄子不但提出游心于淡(《庄子应帝王》),以淡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而且是以虚静恬淡、淡然无极为众美之所出。其后,淡的思想在中
【阅读原文】
中华茶道“清”思想之境清
2018-08-24
文哥
茶道文化
茶道活动的环境必选择清幽、清洁、清雅的所在,或松间石上,泉侧溪畔。清风丽日、竹茂林幽。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朱权《茶谱》序),凉台静室,曲几明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陆树声《茶寮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松风
【阅读原文】
中华茶道“清”思想之器清
2018-08-24
文哥
茶道文化
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欧阳修《尝新茶呈圣喻》)。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苏轼《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谢》)。朱权《茶谱》茶架条曰:予制以斑竹、紫竹,最清。张源《茶录》:造时精、藏时燥、泡
【阅读原文】
1056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06
下一页
图文解说
饮一盏香茗,品...
传统文化之茶道...
茶道文化的内涵...
茶道与中医养生...
茶道与中医养生...
如何理解中国“...
茶道,贵在简朴...
怎么理解与阐释...
中国茶道四要素...
何为茶道?...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免费试喝
好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