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职业
提起采茶女,大家脑补的都是仙女儿般的形象。婀娜的身姿,白皙的皮肤,俊美的面容,再穿上一件中式对襟小花袄。手挎小竹篮,穿梭在茶田之间。这样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各大茶山的宣传片上。清明将至,不少人都准备进行一趟茶山之旅。甚至期待着,与采茶女来一次完美邂逅。可是,宣传片上的采茶美女真的存在吗?
想象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笔者走过了不少茶叶产区,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一般情况下,采茶的工人多有中年妇女担任。至于那些宣传片中的采茶少女,只有在“xx茶叶节”开幕时请来作秀罢了。真正的茶山上,却实在难得一见。
可怜当数采茶娘
采茶,确实是一件太辛苦的工作。不要说养尊处优的现代人,就连古人都是谈采茶而色变。清代诗人陈章,是钱塘(今杭州市)人。由于家乡产茶,他对于采茶这项工作的辛苦程度非常了解。他在《采茶女》中写道: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当年的采茶女,首先需要腿脚灵便。茶叶生长的地方,大都是人烟稀少之处。诗中说“度涧穿云采茶去”,可见茶山道路崎岖难行。想必,若真是三寸金莲都难以胜任。其次,由于采摘的都是嫩芽,所以很不出数。忙活一上午,回来一看还不够一筐。若是采摘早春茶,天气还十分寒冷。加上清晨山里格外潮湿,那滋味也不好受。采茶之苦,通过陈章《采茶女》的描写可见一斑。
要说起心疼采茶女的艰辛,还要说清代另一位诗人张日熙。他在《采茶歌》中写道:
布裙红巾俭梳妆,
茶事将登蚕事忙。
玉腕熏炉香茗冽,
可怜不是采茶娘。
诗人笔下的采茶娘,一身粗布衣裳。来不及梳洗化妆,就要忙着茶事与蚕事。忙得灰头土脸,自然无暇估计个人形象了。可到了最后,真正去享受一杯香茗的并不是采茶娘。而是有着纤纤玉手的大家闺秀。采茶女的艰辛,激发起了诗人们怜香惜玉的情感。以至于,替采茶女鸣不平的诗不胜枚举。
竟然还有采茶男?
由于采茶工作十分辛苦,所以很多时候也是由男人负责。乾隆皇帝,对于茶文化情有独钟。尤其是龙井茶,更是偏爱有加。他曾经借着下江南之际,亲自观看过采龙井茶。可能是感悟颇多,还做了一首《观采茶作歌》。诗中写道: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地炉文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漫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我曾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防微犹恐开奇巧!采茶竭览民艰晓。
这里面“村男接踵下层椒”,描写的就是村里的男人们山上采茶的情景。由此可见,采茶还真算不上女人的专利。透过乾隆皇帝的诗句,看得出他对于采茶艰辛的真切体会。像“采茶竭览民艰晓”这样的话,光是坐在屋里品茶是说不出来的。
采茶,是一项既需要耐心又需要体力的工作。很少有人知道,一斤上好的芽茶里大致有60000-80000个芽头。换句话说,一个采茶工人重复60000-80000次采摘嫩芽的动作,才有可能制作出500g茶叶。这样一说,陈章《采茶女》“中日午归来不满筐”一句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去工作量大,强烈的紫外线也令采茶人头疼。笔者每次上茶山用不了几个小时,就会落得个晒伤的下场。作秀的采茶姑娘,有些只是穿着短袖就来摘茶了。这种装扮,若真是采起茶来绝对要晒爆皮。至于那些长时间在山上劳作的采茶工,其辛苦程度自不用说。黝黑的皮肤,是老茶工的资格象征。至于小姑娘,估计是不爱上茶山做工的。原因很简单,工钱还不够买防晒霜呢。
转眼又要到了作茶季节,采茶工人们也又要忙碌起来了。唐诗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这杯中的香茗也蕴含了茶农们的辛勤劳作。耐心冲泡一杯好茶,细心品饮一杯好茶,用心欣赏一杯好茶,都体现着对茶农的尊重。
爱茶,从珍惜一杯好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