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茶制茶阶段,也许手工制茶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如果做茶人比较认真,手工制茶的毛茶阶段表现出色,青味较弱,香气突出;而机器杀青导致的青味较重,香气不显。同等情况下,PK口感,自然是手工制茶完胜;如果时间推移到3-5年后,则这个差距会被无限缩小。如果你不介意新茶现喝的口感,而机器制茶又得当的话,我不认为机器制茶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现在说机器制茶的弱点。这个,更多在于操作人员的用心与否。我们可以用一个数量关系来说明问题。
做10公斤茶,炒茶师傅技术成熟,可能是手工制茶占优;
做1000公斤茶的时候呢,是机器占优还是手工占优?
再优秀的师傅,也可能在这个数量面前产生失误,尤其是限定时间的前提下。大滇普洱夏令营的时候,大家在易武、景迈、南糯山等地,都看到了制茶的机器;包括易武茶,也在机器制作中。制作春茶的时候,使用机器,则非常之少。对春茶香气的追逐,使得手工炒茶成为必然;而对于某些口感的追求,又使得手工制茶有了工艺上的调整。
比如,为了降低茶的苦涩度,采用了更长时间来摊晾走水。我曾听过老班章某位资深茶农感叹,自己做了几十年的茶,这两年才真正懂得了了做茶。因为外界来的茶商教了一招,使得自己的茶立刻畅销起来。我很好奇,试喝了一口,入口即甜。跟以前苦后回甘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对此,我心里的悲哀无以言表。
说到底,机器制茶完全可行。若顾忌新茶阶段的销售不好,可选择手工杀青。但长期来说,机器杀青不是问题。若考虑到要现喝,则不宜选择机器杀青。上面一直讲的是从鲜叶到毛茶的加工过程;下面,我们来交待由毛茶到成品之间的制程。
从毛茶到成品,是全手工或者手工+机器压制,这样两种工艺过程。简单来说,是用石磨压制还是机器压制的问题。蒸茶——揉茶——压制——干燥——包装,是成品加工的完整过程。
许多茶友对于普洱茶精制这个工艺过程非常不清楚。精制,好像是精心制造的意思,其实不然。从鲜叶到毛茶这个过程,叫做初制;这样的工厂叫做初制加工厂,无需QS就可以生产;农民在家也可以做初制。从毛茶到紧压茶和包装茶,叫做精制;精制茶厂必须有QS。 大家所熟知的中茶、大益等,都是精制茶厂。
普洱粗制茶厂的最后产品是晒青毛茶。精制茶厂的原料来源要么来自初制茶厂,要么来自茶农。精制茶厂,在完成了晒青毛茶的分级、选择、拼配等基础工作后,进行了如下的工艺。
一、蒸茶
这一环节,大部分精制茶厂都采用了锅炉蒸汽来蒸茶,而手工作坊的蒸茶则用柴火+蒸锅进行蒸茶。这一过程,全是由不确定因素很多的手工来做。
二、揉饼
把蒸压过的晒青毛茶装入布袋,揉成一个饼的大致形状,这个过程叫做揉饼。以我个人的实践过程来说,这个环节并不容易。揉的饼圆不圆,关系到后来的饼型是否周正;布袋的打结是否干净利落,关系到饼的窝心是否正。更要命的是,这一切都必须在很快的时间里完成;否则,茶冷了,就很难压制成型;所以,新手在这个环节最难,手被烫伤的事情经常发生;当然,除非你手上的茧子够厚。正常的茶饼、揉饼,这个都是手工来做。当然,压砖、压铁饼、压工艺茶这些都有铁模或者钢模,就不需要手工揉茶了;要做的只是把蒸过的茶放入模具内即可。
三、压制
饼的压制,有用石磨压制和机器压制两种方法。石磨压制,在小规模高档茶的场合应用比较多。而机器压制主要用在熟茶、低档茶方面。石磨压制的特点是条索清晰,茶饼较为松散,方便撬茶,而且陈化较为迅速;而机器压制则较为紧实,不容易撬开,而且陈化较慢;陈化较慢,就导致了茶饼的中心部分较多保留了茶多酚,苦涩度较高。如果要赞美,就说,十年后机器压制的茶饼茶气仍然很足,香气还很饱满;如果要批评,就说,十年后,机器压制的饼,中心部分陈化度仍然很低……
不谈机器饼和手工石磨饼孰优孰劣,但机器饼较容易掩盖茶青的本来面貌;仅仅从饼面不易辨别出茶青产区特点。大家所熟知的易武茶,很少见机器压饼。作为石磨压饼来说,清楚的条索无疑是卖点之一;对于某些有特点的茶区,仅凭条索就可以判别真伪。拼配茶一般喜欢采用机器压饼,目的也是让茶看起来更有整体性。
四、干燥
机器压制和手工压制的不同,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干燥方式。机器压制的茶,一般必须进烘房烘干。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正常的茶饼在30-50度的烘房内,经过48小时左右的干燥时间,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完全不必横加指责。
精制茶厂许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成品烘干不会带来什么灾难性的后果。不要听到烘就很害怕;可怕的只是烘干时失控的温度。高温快速烘干,对于茶质才是有害的。必须进烘房烘干的茶,包括机器压制的所有茶;砖茶、沱茶、熟茶这些都必须烘干。为了保证中心的干燥,1公斤大砖的烘干时间甚至达到了一周。如果不负责地烘,则两天内烘干也能行;但这样必然会用较高的温度进行,对茶质会有灾难性的影响。我没有仔细研究过这样做的茶,只是私下揣度,这些茶饼的表面和中心,一定会有非常大的不同。
石磨压制的青饼,阴干和晒干、烘干都是可行的。理论上,天气好的情况下,阴干是最好的;但如果天气不好,整天下雨;也别榆木脑袋去阴干,老老实实去低温烘干为好。晒干在易武某些作坊也较为常见,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新茶的时候,太阳味很重;在春天的烈日下,地表温度约为40度左右,几个小时就可以晒干。
基本上,普洱茶的加工过程,是手工劳动为主,辅以机器加工的过程。大滇认为,适当在某些重复劳动环节采用机器代劳,一方面降低了劳动强度,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品质的稳定性;是值得提倡的。社会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人工费用越来越高;大量重复劳动使用机器替代,可以降低成本。一味强调手工制作,是卖点,但未必见得是质量最佳的制作方法。机器制茶,不应该就意味着是低档茶的代表。放眼看世界,看看普洱茶周围其他茶种的世界,机器制茶是主流。不加分析,全面否定机器制茶;放着先进技术不用,未免不合时宜。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确实需要人的创造性的技术环节,比如拼配,来提升茶品的品质,才是普洱茶走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OK,机器制茶和手工制茶,我们就分析到这里。大滇说茶1001夜,让普洱茶,从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