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抹茶,很多人可能感到熟悉又陌生,喝过抹茶或各种抹茶风味饮品,品尝过多种抹茶类甜点,但当被问到“抹茶到底是什么茶”时,又可能有所犹疑。翻开典籍,一片碧绿晶莹的茶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拉开的是千百年制茶、饮茶历史中跌宕起伏的一幕。
抹茶,千年前的鼎盛
抹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末茶”,“末”是“粉末”“碎末”的意思。
隋唐时期,中国就开始流行制作末茶,当时的人们采用新鲜绿茶,通过蒸青的方式做成茶饼,在需要食用时,只需将茶饼打磨成细粉,也就是“末茶”。唐代的茶圣陆羽就曾在《茶经》中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
到了宋代,末茶文化达到空前鼎盛,制茶工艺令人炫目:茶叶采摘下来之后,要经过洗涤、蒸芽、压片去膏、研末、拍茶、烘焙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制成茶饼。其中作为贡品的茶,制作堪称奢华,茶饼中会添加各式香料,又在表面雕龙画凤,涂饰金银重彩,是为龙团、风团。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宋徽宗也在《大观茶论》称:“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烹茶之时,取茶饼、碾茶末、烧净水、调茶膏、起茶沫,一盏茶才算出炉,这个烹茶的过程,宋人称为“点茶”。制茶、点茶、品茶,早已超脱了“喝”茶本身,而上升为一种炫技和审美,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人们不光要饮茶,还要比拼茶色、茶沫,这便是“斗茶”又称“茗战”。
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就有描写斗茶的情景,斗茶在众目睽睽下进行,茶品高低优劣都会有众人公论,胜利者“若登仙”,失败者“同降将”。
禁令,盛极而衰之始?
在宋朝,盛极一时的末茶却渐渐走向衰落,有观点将末茶在中国的没落归罪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贫苦,登基后认为大行于唐宋的龙凤团茶制作工艺过于奢侈靡费,便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颁发庚子诏,以国家法令形式废除龙团,“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有司勿与”。
随着“罢造龙团”,与之相关的点茶也逐渐被瀹茶法取而代之,“瀹”字音同“月”,意与“泡”相近,还隐含着通过浸渍使茶叶精华释放到水中的过程。瀹茶法源自隋唐,由于方法简便而在民间流传,终于在明朝取代点茶成为主流饮茶方式,后传至今。
宋代末茶的没落消亡似乎是朱元璋一纸禁令的结果,但饮茶这种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习俗的转变,其实很难完全归结于某个人或是某条法令。
在元代,由于制作工艺繁复、耗费民力,再加上原本引领着社会文化气息、追求艺术雅趣的士大夫阶层地位骤降等诸多原因,点茶、斗茶之事便已不如宋朝时受欢迎。元散曲、诗歌中更偏爱提及“煮茶”,元代王祯在《农书》中也说末茶“识此法者甚少”。
朱元璋的儿子朱权在其编撰《茶谱》中记载:“盖羽多尚奇古,制之为末,以膏为饼。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说的就是往茶饼中加香料、外面涂金彩,掩盖了茶本身的味道,末茶的制作工艺和烹茶之法需要改进。
明朝时,更先进的炒青工艺取代了原本复杂的蒸青工艺,让茶香更浓,茶种更多。随着制茶技术不断革新,松萝、龙井、珠茶、瓜片等名茶相继出现,各有特点。
到了明代中期,末茶已极为少见。当时的文人丘濬说:“元志犹有末茶之说,今民惟闽广用末茶,而叶茶之用遍于中国,而外夷亦然,世不复知有末茶矣”。
但末茶的衰落不代表中国茶的衰落,而是生产力升级和饮茶方式变革下的一种文化变迁。从末茶到叶茶,从点茶到泡茶,从蒸青法升级到炒青法,去繁就简、舍弃奢靡、提高效率,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和习俗就这样逐渐改变。从明至清再到现代,中国茶非但没有衰落,反而一直是中国最闪亮的名片之一。
抹茶,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让末茶在一水之隔的邻国重新焕发生机。
公元九世纪,末茶被遣唐使带回日本,在寺院中作为提神饮料,但在当时还未引起风潮。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径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类聚名物考》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
十六世纪,茶道大家千利休总结并发展了新的末茶饮用风格,当地茶道有了自己的新道路。末茶也渐渐变成抹茶,在异国他乡以全新的形式被继承发展下去。
时至今日,抹茶的定义似乎又发生了转变,抹茶蛋糕、抹茶冰激凌、抹茶面条、抹茶饭……各种抹茶制品层出不穷,万物皆可抹茶,抹茶更像是一种口味,一个神秘配方,与全世界的各种食物相结合。如果古时的茶者看到这一幕,可能会不禁瞠目结舌吧。
近年来,随着抹茶在市场上的亮眼表现,不少中国茶企也建立了自己的抹茶园,主要集中在江南茶区和西南茶区。其中,贵州铜仁更是成为“中国抹茶之都”,生产的抹茶闻名中外,还带动当地文旅蓬勃发展。古老的末茶在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后,以全新的形式再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