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古树茶?台地料?印级茶时期的普洱茶到底用什么料?
在普洱茶界,印级茶一直是地位超然的存在。然而,有关印级茶的具体用料,长期以来也是众说纷纭,其中争议最大的部分,莫过于印级茶到底用的是野生古树茶,还是台地小树料。
 
这篇文章,就来和茶友们聊聊印级茶的用料之谜。
 
印级茶与台地茶
 
说到印级茶,我们需要先了解下它所在的时代背景。印级茶泛指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生产,版面上带有“八中茶”商标的早期普洱茶产品,所谓的“印级茶家族”家族,大多是因为“八中茶”中心的“茶”字为印,且当年条件简陋,每批包装所用的颜料略有色差,再加上仓储差异导致的后期色变而形成的不同称谓。
 
不过,这其中有一个例外——大红印,可能是因为消息传达有误,亦或是标准“八中”商标是红绿两色,先后要印刷两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本,导致云茶司还曾印刷过一批红“茶”红“中”的“中茶”包装绵纸。
 
这批绵纸后来被中茶司代表祁曾培发现,虽然与标准版本不一,但销毁会造成更大的浪费,经上报后,这批全红八中茶绵纸被批准使用,造就了后世赫赫有名的大红印。
 
如今存世的印级茶,大多为50年代生产,至今已有近80年代的陈期,饼面乌亮润泽,条索粗壮紧实,茶汤红润通透,口感绵厚甘润,茶气十分强劲,陈香、樟香、药香相互交织,有着非常迷人的陈韵。
 
然而,品质相当卓越的印级茶,此前却有说法认为其用料多为台地和小树茶,还给出了所谓的“理由”:建国之前的数次战争中,云南边境屡遭空袭,百姓民不聊生,商户歇业倒闭,很多茶山的茶树资源都被砍伐殆尽,在没有好的茶树资源时,茶叶的用料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个说法有一些对的地方,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搞清台地茶的概念,台地茶的概念是近代以后才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从中国盗取了大量茶种和技术,先在印度,后在斯里兰卡等地种植茶叶,采用等高条植的方法密植,是英国工业革命下效率优先的产物,后来还传入了日本、肯尼亚等地。
 
20世纪初,中国的吴觉农、胡浩川等出国学习茶叶技术,二三十年代开始在安徽、江浙等地实验等高条植的茶叶密植技术。1932年,管理思普区盐务、税务的白耀明先生在考察后,认为发展茶产业是发展当地经济最切合实际的,为此他到湖南、湖北等地考察,又到日本学习茶叶栽培、制作技术,并于1938年成立“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先后在南峤(勐遮)、南糯山种植了10万株茶树。
 
不过,这一时期新开辟的茶园,大多是埋籽繁殖,满山种植,只种不管,只采不养,栽培管理方式十分粗放,建国以后,云南省各地茶园处于由原始管理到近代管理的过渡时期,主要以技术改进为主,如普及间作、中耕、施肥、修剪和采摘等高效方法,等高条植台地茶的理念并未推广开来。
 
国内大规模的等高条植台地茶种植,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1958年9月16日,毛主席到安徽舒城县舒城人民公社视察。视察快结束时,他指周围的山峦说:“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
 
自此,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南方开始大量推广等高条植的台地茶种植,每亩种植茶树800~1300株,密植速成茶园开始出现,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前期,云南借鉴江浙茶区的台地茶园概念,大力建设现代化新茶园,包括选育良种、茶地连片、矮化密植、等高条栽、增施肥料等方面。
 
而且,由于台地茶是用现代管理模式管理在山地、坡地上成台阶状排列,具有追求高产、方便采摘、用料细嫩等特点,在当时基本只用于出口需求最大的滇红、滇绿,而像普洱茶这种需求较小的侨销特种茶,并不会使用这种成本较高的用料。
 
那当时的印级茶,乃至早期的七子饼茶到底用的是什么料子?小茶胡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原料获取难度来加以分析,在当时,台地茶多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势较为平坦的“坝子”地区,交通相对便利,采摘和运输都比较方便。
 
而如今的主要普洱茶产区,如勐海县的布朗山,南糯山,勐腊县的几处古茶山,临沧的勐库十八寨等等,在当时都是条件艰苦的高寒山区,没有种植台地茶的条件与需求,这里的茶叶想运出去也需要牛驼、马驼、人背。
 
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国营茶厂都是只在交通方便的坝子设立初制所,将收来的原料就地加工成滇红滇绿后再运往茶厂,而在偏远的茶山,只能是老百姓们自己爬树摘叶子,简单加工成晒青毛茶,再运往山下的收购点,换取一点盐巴,针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早期的印级茶用料,才能以生态良好的大树料或古树料为主,这种用料理念,也一直传承到了后世的定制茶时期。
作者:小茶胡
日期:2024-06-24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