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普洱茶熟茶的特异性是什么呢?
熟茶的特异性是什么呢?
 
“活”、“厚”、“滑”。
 
“活”是什么呢?
 
“活”就是一种活力,生命力,让人觉得茶跟人有互动。
 
茶汤的“活”不会在瞬间能体验到的,一定要给“活”这种感受留足时间。只有在时间线上,才能发生变化,观察变化,有变化才是“活”。
 
“活”对于普洱茶的意义非常大,是普洱茶品质核心中的核心。短时段内,口腔中延续的回甘生津清凉感是“活”;长时段内,普洱茶的越陈越香越醇厚也是“活”。正是因为“活”延展出了越陈越香越醇厚的特色,才使得普洱茶成了独树一帜的茶。
 
“活”在品鉴中的表现是什么?是一种余韵,持续的回甘、生津、清凉。当茶汤喝下去以后,还要过一阵,才能完整地感受到一整段的余韵。
 
“活”的微观本质:造成“活”的这一类物质叫糖首,它的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性。茶叶中的糖苷大多是一个简单糖跟一个有机酸的脂合结构。
 
而具有这个结构的物质会发生吸热水解反应,还原成一个糖和一个有机酸。
 
整个过程如果发生在口腔里,人就会有不同感觉,如在反应吸热时觉得有清凉感,产生糖之后觉得有回甘(注意,甜与回甘要区分。入口不甜,反应产生糖之后才感到甜,这是狭义的回甘),产生有机酸之后又刺激生津。这就是糖苷水解导致的回甘、生津、清凉感的联动反应。
 
糖苷结构
 
需要注意,糖苷的结构,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会导致有时回甘强,有时生津强,但清凉感是糖苷水解时必然有的。
 
在长时间段中看“活”,普洱茶会越陈越香越醇厚,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普洱茶在仓储中经历了缓慢的发酵。糖苷持续缓慢地分解出来少量糖,滋养了一些简单微生物,微生物分解本来不溶于水的纤维链,产生水溶性多糖和游离氨基酸,这个过程就是普洱茶的越陈越香。糖苷类的含量多少,决定了普洱某越陈越香的潜力。
 
熟茶发酵,可以看作是一种加速的陈化。好的发酵技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产生足够大量的水溶性多糖和游离氨基酸,一方面糖首的损耗要少。
 
糖苷在发酵过程当中会分解生成简单糖和有机酸,有些微生物会利用这些物质,有效地分解纤维产生水溶性多糖和游离氨基酸。纤维有时会分解出新的糖苷,这样的反应多,糖苷的利用率就非常高。但实际情况中不是所有微生物都这样做,部分微生物消耗糖苷,但不产生新的糖苔。所以糖苷就有损耗,就有了转化率的概念。
 
怎么衡量转化率呢?看有效微生物的纯度。有效菌基本上不会浪费糖,杂菌就会空耗糖苷。
 
什么决定了熟茶的“活”?好的工艺,有效菌多,杂菌少,糖苷利用率高。当发酵中厚润达到了熟茶水平时,活性也能得到最大保留。原料上来说,就比较直接了,好原料更“活”,好原料糖苷类含量高。糖苷类含量越多的原料,发酵完保留下的糖苷也就越多。
 
什么是好的原料呢?春茶,栽培型的传统品种,疏植茶园的成熟型茶树,满足这些基本条件的原料一般就不会太差。
 
什么是“滑”?
 
“滑”与“涩”相对,“滑”感接近于细腻、顺滑,是品鉴常用的词汇,但凡用到“滑”字,全然是褒义的。怎么感受“滑”呢?最简单的例子,软水比硬水要“滑”。
 
“滑”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在茶汤中,有一部分物质是产生“涩”感的,比如茶多酚,尤其是其中的儿茶素:还有一部分物质是平衡“涩”感的,产生润滑作用,比如氨基酸和一些糖类。氨基酸平衡“涩”感的作用极大,氨基酸与茶多酚的比值,叫作氨酚比。茶的氨酚比越高,这个茶就越“滑”。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滑”应该是所有好茶通有的优点,为什么还要说是普洱熟茶的特色呢?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茶的“滑”能和普洱熟茶相比。这与熟茶的加工有关。
 
“滑”是怎么形成的?
 
在整个熟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是持续降低的,儿茶素更是几乎消耗殆尽,能造成涩感的物质降到了极低的水平;氨基酸方面,虽然原料本身的茶氨酸大幅衰减,但是微生物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氨基酸。此消彼长,氨酚比持续增大。茶多酚含量极低,氨酚比极高,这是普洱熟茶“润”的本质。
 
原料对“滑”有两个层面的影响。
 
第一层,好原料的氨酚比本身就高
 
第二层,好原料的糖苷类含量更高,更利于进入发酵程序,利于儿茶素的减少和氨基酸的产生。
 
厚”是什么意思呢?
 
“厚”跟“薄”相对,喝茶人常说“浓非厚,淡非薄”。对于圈内懂行的老手,这句话很妙,但另一方面,对圈外人又有点误导。因为“浓”跟“厚”虽然不是一回事,但确实有相关性。“淡”跟“薄”也是同理。
 
“厚”字作为审评术语,它的内涵就会被框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基本与“浓”同理,程度弱一点。因为术语的意义就是精确,如果术语也具备多意性,这个术语就没有价值了。
 
在实际的茶事过程中,不是每个人都是评茶员,讲到“厚”,含义都是饱满的,不是压缩在术语中的狭义。我们会嫌弃茶泡太浓,但不会嫌弃茶泡太厚。一个不走极端的词,极大地保留了这个词的褒义。
 
简单理解的话,“浓”就是茶汤中内质丰富,“厚”就是茶汤中好的内质丰富。如果一个茶只是苦涩物质含量多,这个茶可以很“浓”,但很难形容为“厚”,要有营养的东西多才“厚”。
 
“厚”是什么感觉呢?
 
有点像喝汤和喝水的区别,比如米汤就“厚”,喝茶人也经常用米汤感来形容茶的“厚”。
 
“厚”的微观本质是什么?茶汤中什么物质能让人觉得“厚”,最好是有能量的物质,至少是不对身体造成刺激的物质。糖类、多糖类、水溶性蛋白质类等,都对“厚'有贡献。茶叶中,多糖类含量最高,是造成“厚”的主体物质。
 
普洱熟茶的加工很利于多糖积累,在长达数十天的剧烈发酵中,不停地产生水溶性多糖。熟茶的多糖含量为所有茶类之最,所以普洱熟茶是最“厚”的茶。
 
影响“厚”感形成的因素是什么?两个方面:工艺和原料。
 
既然“厚”就是水溶性多糖含量,那什么样的加工能保证这一点呢?熟茶在堆发酵中会产生大量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不断地分解纤维,让本来不溶于水的纤维分解成可溶性的多糖,微生物中的黑曲霉、酵母等就能够帮助产生水溶性多糖;但有些杂菌就只消耗营养,不帮助产生多糖。
 
在发酵中如果黑曲霉和酵母这样的有效微生物大量生长,就能够确保水溶性多糖的高产出,茶的厚度就有保证。反之,杂菌生长旺盛,多糖产出量不足,厚度就出不来了。
 
好的工艺就是要保证有效微生物形成优势。原料方面也不能太差,因为微生物主要是利用原料中的糖苷类作为养分,养分不足就不能进入正常的发酵程序,不能繁殖那么多的有效菌,厚度就出不来。原料要有足够的品质,才能保证有效发酵,保证成品的厚度。
作者:佚名
日期:2024-09-24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