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民俗 >
西双版纳人的喝茶方式你想不到
普洱茶
茶,一种几乎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史的传奇饮品,一种与人类文明互动极为频繁的自然介质。中国是茶的故乡,而拥有着4.8万亩百年树龄以上人工栽培型古茶群落的西双版纳勐海县,则可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在这片广袤壮美的南方大地上,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等古老民族,仍在以最古老的工艺和恒古不变的激情,创造普洱茶的新篇章。
在勐海的旅行,离不开一个“茶”字,每一位痴迷在连绵古茶山间的探访者,都会问同一个问题:这里的人们究竟从何时开始发现茶树的神奇,又是怎样在千百年里把茶完全融入日常生活?
 
酸 茶
一个民族的普洱茶基因
茶早已深深根植于布朗族的基因之中,布朗族甚至有了颠覆性的创造——酸茶。
制作酸茶,一定要在每年的7一10月,采摘茶树发出的粗大叶片,再将其蒸熟,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10天左右,让它自然发酵,然后将阴过的酸茶原料装人竹筒内,把竹筒里的茶叶片压紧,用笋叶封死竹筒口,最后把酸茶竹筒埋在房前、屋后干燥的地方,个把月过后,酸茶就可“重见天日”了。说实话,酸茶对于外地人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刚“出炉”的酸茶,那味道与陈年老坛酸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布朗族吃酸茶一般都在早、晚的时间,妇女们烧起的簧火映红了竹楼客厅,男女老少围着簧火坐在一起,将装酸茶的竹筒互相传递,不需用开水沏泡,大家根据各自的需要,自己动手,将酸茶从竹筒中取出,而后放入口中嚼细咽下,这古朴而有趣的酸茶具有解渴,提神,化脂消积,健身等功能,怪不得布朗姑娘虽然一个个皮肤黝黑,但五官长相甜美精致,尤其是那一双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像夜里的星星一样闪亮。
烤茶和火焯茶
猎虎民族的茶哲学
拉祜族有句古语说,“不得茶喝头会疼”。茶,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拉祜人“可以一日不进餐,但不可一日不饮茶”,不仅有很多饮茶习俗,而且其饮茶方法也非常独特,火焯茶大概算得上拉祜族喜爱的饮茶方法。
火塘边,先烧水,然后抓一把大叶茶放在瓢内,随后拣火塘中的灼燃火炭放入瓢中后快速摇动,使瓢中的茶叶烤得发出香味时,把火炭拣掉,又茶叶放入茶壶冲上沸水,几分钟过后,一杯酽香浓郁的焯茶就泡好了。
烤茶和火焯茶算是一脉相承,也拉祜族一种古老而普遍的饮茶方法。先将小土陶罐放在火塘上烤热后,放入茶叶进行抖烤,待茶色焦黄时,即冲入开水煮。如茶汁过浓,可加入开水使之浓淡适宜。
与火结缘之后,茶叶一改翩翩君子的温婉作风,也变得“刚烈”起来,这两种泡茶方式,都浸透着这个“猎虎的民族”果毅刚硬的性格,茶水香气足,味道浓烈,举起杯子来猛喝一口,一股冲劲直奔颅脑,大大缓解了我们旅途中的舟车劳顿。
 
土锅茶
“诺博”传递出的义理大道
勐海僾尼人是哈尼族的重要支系,日常生活中,一杯杯浓香的茶水是僾尼人热情待客的表达方式,可谓情浓于水,每当亲朋好友来访时,家里的主人就会双手捧上一杯杯浓醇的茶叶,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双手敬茶时把茶盅先敬给来访的年长者,后依次按年龄大小一一敬献,主人沏好茶后,客人一定要喝,哪怕一口也行,以表示对主人的感谢,主人在客人喝茶的过程中要勤加水,不能让茶水喝干,如果那样就显示出怠慢了,饭前饭后都要注意加水,当客人告辞时,给客人包上一包最好的茶叶,以表示礼尚往来,这种礼仪一直沿袭到今天。
“土锅茶”是僾尼人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饮茶方式。先用大锅将山泉水烧开,然后放入南糯山特产的“南糯白毫”,约煮5~6分钟,再将茶水装入用竹子制的茶壶内饮用。
南糯山的天然山泉水,加上这上好的茶叶,似乎汲取了这座大山的全部灵气,茶汤入口即稠滑甜润,苦味随后就来,直滑入喉,香味汤质浓郁,所有凡世郁结顿时消逝,只留喉韵深厚,味深而广,滋味醇厚,回甘绵久。真是不辜负了我们这一趟探访茶文化的旅行。

竹 筒 香 茶
水的民族与茶的结缘
传统上傣族聚居于山间平地,竹林、溪水、稻田,一派诗意栖居景象,似乎与长于山地的茶有所距离,但实际上在勐海,各民族的长期和谐共存中,千百年来文化早已彼此交融,无论是布朗族、拉祜族还是哈尼族的茶文化,同样植根在傣族人的日常生活中。
 
茶,在勐海这片土地上,有哪个民族又能离得开呢?竹筒香茶是傣族人最普遍的一种茶饮。“竹筒茶”,傣语称为“腊跺”,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茶方式。
傣族人的竹筒茶与拉祜族的竹筒茶在制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先用晒干的春茶加入少许一种带糯米香的叶片一同放入刚砍回的香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6~7分钟后,竹筒内茶叶软化,用木棒将竹筒内茶叶舂压后再装进茶叶,这样边装、边烤、边舂,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待茶烤干后,剖开竹筒取出圆柱型的茶叶,掰少许茶叶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
这种竹筒茶,既有竹子的清香,又有茶叶的芳香,非常可口。难怪傣族人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爱喝竹筒香茶。竹筒茶已经成为傣族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生活在勐海大地的人们,在茶的饮用法则里,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冲泡清单上,各个民族怀着对茶、对天地的独特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新的灵感。在物以稀为贵的今天,对古茶的追寻,恰好折射出对昔日生活中那种享受有机、天然食材的眷恋。
 
 
作者:茶小仙
日期:2023-07-0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