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菜单
首页
普洱茶历史
茶艺文化
普洱茶民俗
普洱茶美文
茶业书刊
普洱茶杂谈
普洱茶美食
茶禅一味
茶道文化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庵访茶道
2018-08-16
佚名
茶道文化
古朴淡雅的今日庵,一位身穿浅灰色和服、足登木屐、面目清 秀的青年人肃立门前,正等候我们(这情景,很像一幅元代画家秀 逸苍润的山水小品I等我们全下了汽车,他就开口说话,说的却 是中文。见我们微露惊诧之色,就含笑自我介绍,原来是来自北京 的留学生,专门来里千家
【阅读原文】
客来敬茶
2018-08-16
文哥
茶道文化
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便是规定在家中来客之后烹茶敬客。 南朝宋人何法盛《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唯荼、果而已。陆纳以茶和水果待客。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语新说纰漏》记: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坐席竟,下饮,便问人
【阅读原文】
佛教与茶
2018-08-16
文哥
茶道文化
《续名僧录》: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年垂悬车,饭所饮荼。法瑶是东晋名僧慧远的再传弟子,著名的涅槃师。法瑶性喜饮茶,每饭必饮茶。 《宋录》: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昙济十三岁出家,拜鸠
【阅读原文】
道教与茶
2018-08-16
文哥
茶道文化
道教徒炼丹服药,以求脱胎换骨、羽化成仙,于是茶成为道教徒的首选之药,道教徒的饮茶与服药是一致的。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杂录》记: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丹丘子、黄山君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饮茶可使人轻身换骨,可满足道教对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追
【阅读原文】
关于茶道
2018-08-15
佚名
茶道文化
有人问茶师:茶道是否有什么神秘之处? 茶师答:把炭放进炉子,等水开到适当程度,加上茶叶,使其产生适当的味道。按照花的生长情形,把花插到瓶子里,在夏天时使人想到凉爽,在冬天时使人想到温暖。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没有别的意思。 喝茶能静心,喝茶能精行俭德,
【阅读原文】
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
2018-08-15
文哥
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 茶叶 。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确提出 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
【阅读原文】
朝鲜茶道文化简介
2018-08-15
文哥
茶道文化
清、敬、和、乐朝鲜与中国土相连,自古关系密切,中国儒家的礼制思想对朝鲜影响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鲜茶礼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创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禅师张意恂(公元1786-1866年),他在《东茶颂》里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过度也不可不及
【阅读原文】
中国茶道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
2018-08-09
文哥
茶道文化
中国茶道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
【阅读原文】
中国茶道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
2018-08-09
佚名
茶道文化
中国茶道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阅读原文】
中国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
2018-08-09
文哥
茶道文化
中国茶道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阅读原文】
1056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06
下一页
图文解说
饮一盏香茗,品...
传统文化之茶道...
茶道文化的内涵...
茶道与中医养生...
茶道与中医养生...
如何理解中国“...
茶道,贵在简朴...
怎么理解与阐释...
中国茶道四要素...
何为茶道?...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免费试喝
好茶推荐